金玉旧情怀。
风月追陪。
扁舟千里兴佳哉。
不似子猷行半路,却棹船回。
来岁菊花开。
记我清杯。
西风雁过真山台。
把似倩他书不到,好与同来。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浪淘沙(送子似)》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玉旧情怀。风月追陪。
扁舟千里兴佳哉。不似子猷行半路,却棹船回。
来岁菊花开。记我清杯。
西风雁过真山台。把似倩他书不到,好与同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辛弃疾对旧时情怀的思念之情。他感叹金玉之物无法代替旧时的情感,风月之景无法替代旧时的伴侣。他提到自己乘坐小舟远行,千里远行的快乐。与此同时,他想到了自己的朋友子猷,他曾经在半路上改变了行程,折返回去。辛弃疾祝愿来年菊花开放,同时也提到了自己饮酒的情景。最后,他观赏到了西风中雁群飞过真山台的美景,他希望能够把自己的信函送给一个叫做似倩的人,但很遗憾没有送到,而希望能够和同伴一同前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辛弃疾独特的感慨和情思展示了他对旧时情感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他以金玉、风月、扁舟、菊花、清杯、西风雁过等意象,将旧时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连,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忧思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通过描写子猷改变行程的情节,反映了辛弃疾对于友谊和忠诚的追求。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万汇之散殊,各具一太极。人言造化工,生物不可测,宁知有自性,无所用尔力。试尝问春风,春风谁能识。
钓艇夷犹一苇横,烟波万顷寄馀生。春雨歇,暮霞明。零乱溪花堕玉英。
儵忽会同,裴回安留。牲肥酒香,晨事聿修。惟德之凉,曷奄九州。帝命是祗,多福自求。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农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一日对此君,炯然又眼明。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雅净两龚洁,高寒伯夷清。可近不可狎,劲挺干青冥。世人景先哲,绘画劳丹青。想像不觌面,孔孟何由倾。安知君子交,日日与相迎。手种万苍玉,君家有典刑。清风流至今,修好
夜静山寒渐透衣,旋煨松火拥炉围。忽听竹外篱门响,知是小童买酒归。
偶陪小队谢池行,云澹风轻雨未成。梦草诗情全老退,见花病眼尚分明。即今樵笛村童和,当日金莲院吏迎。得向骚坛分半席,绝胜一品与三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