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浪淘沙》

饱食日□□。
□上危亭。
东风昨夜入□□。
□□雪晴云□□,□遍银屏。
回首叹劳生。
□鼎相承。
皇恩早晚□□□。
□□陂边垂钓手,不负幽情。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作品评述

《浪淘沙》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韩维。根据提供的内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浪淘沙

饱食日无忧,坐上危亭。
东风昨夜入梦来,万里雪晴云平铺,花遍银屏。
回首叹劳生,世代勤劳不辍。
皇恩早晚有归期,我在陂边垂钓手,不负幽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浪淘沙

吃饱了就没有忧虑,坐在高高的亭台上。
昨夜东风入梦中,千里的雪晴天、云朵平铺,花儿开满了屏风。
回首叹息劳碌的生活,代代辛勤劳作不停。
皇恩迟早会有回报,我在湖边垂钓,不辜负这宁静的心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勤劳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赞美和热爱。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自己饱食无忧的日子,坐在危亭之上,展示了安逸和宁静。接着,他描绘了昨夜东风的入梦和雪晴天的美景,用形容词"万里雪晴云平铺"和"花遍银屏"来表达美丽和宏大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宛如画屏的壮丽图景。

然后,诗人回首自己劳碌的一生,表达了对艰苦劳动的叹息和思考。他提到世代劳作不辍,意味着劳动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诗人感慨地表示,皇恩终将回报,人们的努力和辛勤终将得到回报和认可。

最后两句"我在陂边垂钓手,不负幽情",表达了诗人在湖边垂钓时的宁静心境和对幽静生活的珍视。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努力工作的回报,他在宁静的环境中享受着劳动的成果,不辜负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生活的思考和赞美,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珍视。同时,诗中所描绘的美景也给人以心灵的宁静和慰藉,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意义。

  • 《重游甘露寺》

    小留甘露莫开船,我欲题诗寄佛轩。犬下修廊迎宿舍,僧归曲巷背闩门。梅边拂石安棋局,竹外鸣琴荐酒尊。却忆市朝无事日,笙歌日日醉昏昏。

  • 《呈范茂直时在豫章》

    窗竹悠悠度晚风,浓香醇酒小寒中。玉人尚作桃花色,我辈苍颜何惜红。

  • 《结交行》

    贵友高车照簪组,富友黄金轻粪土。二友方论富贵交,以漆倾胶入心腑。一朝金尽囊无馀,门前不见簪组车。贵人今车底似昔,早失黄金旧时客。由来结交要势均,一轻一重难为人。滔滔世上耳馀辈,寂寥管鲍今埃尘。交情以势不以义,今日虽同明日异。君子结交自有持,贱贫富贵不我移。

  • 《晚行》

    客子念家意,远行投驿心。乱鸦争噪晚,宿鸟已归林。渐觉残阳尽,更忧前港深。云师颇知足,久久困狂霖。

  • 《谢赐珍珠》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 《如梦令(春思)》

    知是谁家燕子。直恁惺松言语。深入绣帘来,无奈落花飞絮。春去。春去。且道干卿何事。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