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东海一时平。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浪淘沙》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一泊沙来一泊去,
一重浪灭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
会教东海一时平。
中文译文:
沙砾来了又离去,
波浪一次消灭一次再生。
不停地搅动淘洗,
终将使东海平静一刻。
诗意和赏析:
《浪淘沙》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唐代诗词,通过描绘波浪与沙砾的互动,表达了一种变化不息、不断涌动的生命力。诗中的沙砾象征着个体,而波浪则代表着环境和挑战。每次波浪来临,沙砾都会被冲刷、消失,但随后又会重新出现。这种循环的过程中,沙砾在不断的摩擦和淘洗中变得更加光滑,更加坚韧。
作者通过描绘沙砾与波浪的相互作用,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无论遭受多少挫折和困难,人们都应该像沙砾一样,坚持不懈地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磨砺,从而不断成长和进步。诗中的"会教东海一时平"是一种象征,意味着通过不断的努力与奋斗,最终可以实现和谐与平衡。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它鼓励人们要坚韧不拔,勇敢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和挑战,通过不断的奋斗和成长,最终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同时,它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人们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总之,白居易的《浪淘沙》通过波浪与沙砾的对比,寓意人生的起伏和成长过程,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内心平静的哲理。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深入人心,引发读者的共鸣。
举子竟文赋,风骚委路尘。吾宗多警句,诗道未无人。青眼有谁是,白头空镊频。贾生如再召,为尔指迷津。
百千诸佛眉弯曲,无证无修眼搭痴。踏著未消连底冻,一时认作碧琉璃。
足趼尘嚣,目厌纷华,扰扰蜂蝶。击壶未了长歌,又听阳关三叠。平生湖海,可怜牢落新丰,蓬山回首烟霞隔。鹏*不同天,任焦明蚊睫。愁绝。停杯为问羲娥,几度东生西灭。俯仰金台陈迹,千年谁接。天空秋老,倚阑南北悠悠,暮云汀树人长别。想见苦吟诗,满吴江枫叶。
只手经营费拮据,十年栽接稍扶疏。犹嫌桧柏纯苍翠,白白红红间数株。
宇宙开昌运,山川产荩臣。周邦多士贵,鲁国一儒真。江海襟无际,风雷笔有神。渊涵珠皎洁,山立玉嶙峋。剀切三千牍,飞扬四十春。粤从游辇毂,早已冠成均。泮水开重席,中书擢荐绅。赞戎淮甸左,参宪粤天垠。南纪孤飞隼,中台一角麟。大声摇列岳,爽气动高旻。出使方廉察,为郎
阆苑人间虽隔,遥闻圣德弥高。西离仙镜下云霄。来献千岁灵桃。上祝皇龄齐天久,犹舞蹈、贺贺圣朝。梯航交凑四方遥。端拱永保宗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