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色过疏篱。
花又离披。
旧时心绪没人知。
记得一年寒食下,独自归时。
归后却寻伊。
月上嫌迟。
十分斟酒不推辞。
将为老来浑忘却,因甚沾衣。
吕本中(一○八四~一一四五,据曾几《东莱先生诗集跋》、《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四),字居仁,学者称东莱先生,开封(今属河南)人。幼以荫授承务郎。徽宗政和、宣和间,官济阴主簿、泰州士曹掾。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除枢密院编修。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召爲起居舍人,赐进士出身。八年,擢中书舍人,兼侍读,权直学士院。同年十月,因反对和议,罢职,提兴太平观。卒,謚文清。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后人亦将其附入江西诗派。有《东莱先生诗集》二十卷、《外集》三卷,及《紫微诗话》等。《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吕本中诗,前二十卷以宋干道间沈度刻《东莱先生诗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爲底本;二十一至二十三卷以宋庆地多五年黄汝嘉刻江西诗派本《东莱先生诗外集》(简称黄本,残存第十八至二十卷,外集三卷全,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及清蒋光焴藏钞本《紫微集》较沈本、黄本多出诗六十二首(其来歷不明,中有显非吕作之诗,因无所归属,姑仍予录入),合编爲第二十四卷。
这首诗词是宋代吕本中所作,《浪淘沙》。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柳色过疏篱。
花又离披。
旧时心绪没人知。
记得一年寒食下,
独自归时。
归后却寻伊。
月上嫌迟。
十分斟酒不推辞。
将为老来浑忘却,
因甚沾衣。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感。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景象,心情凄凉。他记得在一年寒食节过后独自归家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回到家后,却发现所思念的人已经不在。月亮已经升起,但他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他倾斟了很多酒,却没有推辞,因为他希望借酒来忘却这种离愁别绪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诗中运用了柳色、花离披等意象,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增强了孤寂和凄凉的氛围。诗人通过回忆和对比,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眷恋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诗词末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希望通过沉醉于酒中来忘却离愁别绪,但与此同时也流露出对老去时光的担忧和对生命的短暂感慨。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言简意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交融,传达了一种深沉的离愁别绪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共鸣。
把兄嫂,好供养。更是我见在父母,谁人敢向。这里却有个王三,更朝夕思想。哥哥嫂嫂休悒怏。休烦恼、好把心来涤荡。*名香,三教俱看,得善芽增长。
寒溪水痕落,怪石千万状。须防游屐滑,不碍钓舟漾。安得平若席,卧看孤月上。
菁江十里路逶迟,两岸平畴接翠微。赢得闲中乘画舫,随潮西上趁潮归。
江南龙节水为乡,水不纯阴又半阳。一片湖光共深浅,两般泉脉异温凉。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荔枝叶底暑阴清,已有新蝉一两声。荷露柳风餐未饱,怪来学语不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