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浪淘沙》

昨夜雨兼风。
断送残红。
老塞犹自著帘栊。
为问香篝人语道,翠被还重。
何处有疏钟。
惊起匆匆。
惜春休放酒杯空。
芳草天涯寒食又,归兴尤酉农。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浪淘沙》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昨夜雨兼风。
断送残红。
老塞犹自著帘栊。
为问香篝人语道,
翠被还重。
何处有疏钟。
惊起匆匆。
惜春休放酒杯空。
芳草天涯寒食又,
归兴尤酉农。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雨夹着风在昨夜里吹落了最后的残红。即使是老边关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它依然挂起了帘栊,仿佛在与人们分享春天的喜悦。诗人问道:哪里还有那清脆的钟声?人们惊慌地从梦中惊醒,惜春的心情不再举起酒杯空饮。芳草依然延伸到天涯,而寒食节的归乡兴致尤为浓厚。

赏析:
《浪淘沙》是一首以春天为主题的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痴迷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的春雨和风将残留的红花吹落,象征着春天的过去和新生的到来。老边关作为荒凉地带,却依然能感知到春天的气息,这种景象传递了春天的力量和生机。诗人对于香篝和疏钟的描绘,展示了他对春天气息的渴望,以及对春天节庆和欢乐的向往。

诗中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春光易逝的珍惜。人们在春天的到来中匆匆忙忙地惊醒,这一刹那的惊慌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流逝。诗人呼吁人们珍惜春天的美好,不要空过时光,而是要用心去感受和享受。最后的两句描述了寒食节的归乡兴致,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的描绘,营造出浓厚的春天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传统文化的思考和感慨。

  • 《寄远其八》

    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与君此时初别离。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坐思行叹成楚越。春风玉颜畏销歇。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两不见。但相思。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缄愁不忍窥。

  • 《长城下》

    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 《刘吏部挽词》

    谁扰奚山众,焚林兽已穷。徙薪能远虑,下濑得深攻。南峤肩随息,中朝论愈公。但知分谤喜,宁肯自论功。

  • 《朝中措》

    芦沟河上度旃车。行路看宫娃。古殿吴时花草,奚琴塞外风沙。天荒地老,池台何处,罗绮谁家。梦里数行灯火,皇州依旧繁华。

  • 《辞众偈》

    昨日离城市,白云空往还。松风清耳目,端的胜人间。

  • 《呈胡舍人二首》

    官闲无事只深禅,斋戒何曾废客烟。总是老夫贪佛日,未妨天眼识公年。江湖满意藏诗笥,鸥鸟无心傍客船。参井黄昏云雾里,光明犹有一灯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