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琅琊山六题·琅琊溪》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琅琊山六题·琅琊溪》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空山雪消溪水涨,
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
但见流出山中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琅琊山上的一条溪流。诗人欧阳修以雪消水涨的景象来表达时光流转的无常,游客横渡古槎,象征着人们在时光中的行走和旅程。诗人对溪源的远近并不了解,但他能看到溪水从山中流出,带着花朵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的交融。空山雪消溪水涨的描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变化,给人以时光流逝的感慨。游客渡溪横古槎的描绘,将人们的行走与旅程融入自然之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对溪源的远近不知,但他能看到溪水从山中流出,流淌着美丽的花朵,这种景象给人以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自然美的思考。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静谧和美好的感受。

  • 《试院口占二绝》

    燕随社去雁初来,黄蜀葵花隔岸开。万里江湖秋思动,捣橙和蟹荐新醅。

  • 《遗衣坛》

    驾鹤乘鸾归紫府,仙凡从此不相干。要传当日飞升事,收拾遗衣为结坛。

  •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筑城二章》

    (筑城,刺临戎也。寺人临戎,以墓砖为城壁。)筑城登登,于以作固。咨尔寺兮,发郊外冢墓。死而无知,犹或不可;若其有知,惟上帝是愬。筑城奕奕,于以固敌。咨尔寺兮,发郊外冢甓。死而无知,犹或不可。若其有知,惟上帝是谪。

  • 《远尘》

    忘名忘利人,傲岸孰能驯。老去身犹健,閒中乐最真。洁修松体貌,清劲竹精神。日夕常相对,无缘更有尘。

  • 《赠友人罢举赴辟命》

    连天一水浸吴东,十幅帆飞二月风。好景采抛诗句里,别愁驱入酒杯中。渔依岸柳眠圆影,鸟傍岩花戏暖红。不是桂枝终不得,自缘年少好从戎。

  • 《题参鸾阁》

    群山带雨阴云重,沧海连天水气昏。遥想真人乘铁舸,往来三岛鬼神奔。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