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城有高楼,制古丹雘存。
迢迢百馀尺,豁达开四门。
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
游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
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
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
今我送舅氏,万感集清尊。
岂伊山川间,回首盗贼繁。
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
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县,得昏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阆州东楼宴会,送我十一舅前往青城县,观天色渐昏。
古城高楼屹立,红丹砖瓦保存至今。楼高百余尺,开放四门豁然通透。
尽管有车马和宾客,却无世间的喧嚣。俯瞰大江,设席慰别亡灵之魂。
此时正值秋冬交替,节令过去,颜色逐渐昏暗。天寒时鸟兽休息,霜露在草根凝结。
如今我送舅氏前往,心情万千在清酒中交集。怎奈山川之间,回首盗贼横行,景象繁乱。
高明之士的志向难以休息,王命久已崩溃,疾驰奔走。站在风中,欲哭欲诉,声音出口已然噎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杜甫在阆州东楼宴会上,送别他的十一舅前往青城县的情景。整首诗在描绘高楼、远景和季节的同时,表达了杜甫对乱世现状的感叹和忧虑,以及对家人离别的情感。
诗中的"高楼"和"古丹雘"形容了城楼的古老和高大,凸显了历史的沉淀和气势。楼高百余尺,四门豁然通透,呈现出开阔和宽广的景象,同时也有深远的象征意义,暗示着诗人的宏大情感和对世界的广阔视野。
诗人表达了对人世喧嚣的反感,将车马和宾客与"人世喧"进行对比,突显了内心的宁静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大江和列筵,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临别之际,设席慰别,传递着对往者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同时也暗示了乱世的局势,使得颜色逐渐变暗,情势愈发昏暗。
"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表达了杜甫对时局的忧虑,高尚的志向无法得到实现,而国家的政权久经动荡。
"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展现了诗人内心澎湃的情感,欲哭不得,感慨难言,以及言语无法完全表达内心的愁苦。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送别的场景,通过对景物、情感和历史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感叹和对家人离别的愁绪,以及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忧虑。
酌之一似取廉名,未酌泉时本自清。向使无泉亦无语,不贪不酌更分明。
断鳌几何年,八极俨不动。当是有枢纽,铁网络纤空。偷儿睨斗柄,赤手制天栋。愁杀地上人,覆压万古痛。书生见事浅,十算九不中。岂徒书生罪,要与六籍共。
海南有陶器,质状矮而堶。云初日炙就,锻铄不以火。水壶丑突兀,酒甒肥磥砢。山罍颈微肿,石鼎足已跛。圆如鸱夷形,大比康瓠颗。华元腹且皤,王莽口何哆。蕃胡入中国,万里随大舸。携之五羊市,巾匮费包裹。侏{左亻中离右隹}讲其效,泻辩若炙輠,课以沸泉沃,冰雪变立可。炙敲
中原归尚棘,三墓久成芜。未议增封树,先宜增封树,先宜禁牧刍。便须营虎落,将以护龙雏。不用平安报,惟期剪伐无。
可怜明月光,委曲照空床。自是元无梦,更悲今夜长。
得一金丹事毕,休寻白虎青龙。泥文执象理难通。妙处非铅非汞。温养身心不动,满怀和气春风。顿然罔念又无功。还藉黄婆提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