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渐昏昏耳渐聋,满头霜雪半身风。
已将身出浮云外,犹寄形于逆旅中。
觞咏罢来宾阁闭,笙歌散后妓房空。
世缘俗念消除尽,别是人间清净翁。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老病幽独,偶吟所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眼渐昏昏耳渐聋,
满头霜雪半身风。
已将身出浮云外,
犹寄形于逆旅中。
觞咏罢来宾阁闭,
笙歌散后妓房空。
世缘俗念消除尽,
别是人间清净翁。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白居易年老病重、孤独幽居的心境。他的眼睛逐渐昏花,耳朵也逐渐失聪,头发变白,身体被寒风所侵袭。尽管他身处世俗之外,但仍寄情于逆境之中。当他吟咏觥筹交错的场合结束后,宾客离去,歌声渐散,妓房也空了,他的心中的世俗纷扰和俗念已经完全消除,成为了一位在人间拥有清净心境的老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身体衰老和孤独的境遇。眼睛和耳朵的渐渐失明失聪象征了他日益衰老的身体状况,满头霜雪和半身风则表达了他面对残酷的自然环境的无奈。诗中的"浮云"和"逆旅"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和人世间的变幻不定,而他的心却能在这一切中保持着清净。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述宴会结束后的景象,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隔离和超脱。宾客离去后,笙歌散去,妓房空荡,这种物质欲望和纷扰的消失,使得作者能够在这种清净的环境中体验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他的心灵得到了解放,世俗的纠缠已经消除,成为了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老者。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衰老和孤独的真实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追求心灵自由和清净的向往。通过对世俗的超脱,他在身体衰老的同时获得了内心的宁静和超越,展示了一种对人生境遇的深思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相衮前年抚雍民,下车飞雪满咸秦。风行魏国才三日,雨作商岩恰半春。忠节此生存社稷,诚心是处感天人。二方岂合偏蒙润,四海思归旧花钧。
圣门妙处不容思,千古茫茫欲语谁?曦发庭中新沐後,舞雩沂上咏归时。研求岂足窥微指,博约何由遇硕师?小疾扫空身尚健,蓬窗更作数年期。
玉环梦断风流事,银烛歌成富贵词。东风一树玉胭脂,双燕子,曾见正开时。
休官彭泽居闲久。纵清苦、爱吾子能守。幸年来、所事消磨,只有苦吟甘酒。平生道在初心,富贵浮云何有。恐此身、未许投闲,又待看、凤
莺啭才间关,蝉鸣旋萧屑。如何两鬓毛,不作千枝雪。
一片花飞不等閒,对花空手亦何颜。醉乡别在乾坤外,诗社宁谷季孟间。妙句屡移青玉案,佳游仍隔小金山。只应江上烟霏笑,蛮府参军语自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