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瓴沾泞衣难濯,朱顶多年色退鲜。
曾向青云黄鹄举,如今羸损啄乌田。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老鹤》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只老鹤的形象,表达了岁月流转中生命的衰老和变迁。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老鹤的凄凉景象。诗中提到霜瓴沾泞衣难濯,形容老鹤的羽毛被霜水浸湿,难以洗净。朱顶多年色退鲜,指的是老鹤头部的红色羽毛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褪色。这些描写传达出老鹤的衰老和羸弱。
诗人还提到曾向青云黄鹄举,形容老鹤年轻时曾经翱翔于青天之上,代表其昔日的豪情壮志。然而,如今老鹤已经羸损啄乌田,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只能在田间啄食乌虫。这句诗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与生命变迁的深切感慨。
整首诗以极简的语言展现了一幅老鹤衰老的画面,通过对老鹤的描写,诗人寄托了对光阴易逝的思考和对衰老命运的感叹。读者在欣赏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引发对人生的反思和珍惜当下的情感。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出门处处皆桃李,我独呻吟一室中。只道有诗敺疟鬼,谁知无檄愈头风!
不问人间事,连年鸟外居。白云吟次见,青壁醉来书。扫石秋苔駮,开窗夜月虚。于时已无念,生计有樵渔。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记补缺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