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瘦形容八十余,匏悬篱落似村居。
劝师莫羡人间有,幸是元无免破除。
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会昌六年进士第。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歷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权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广明元年,徐军戍溵水,经许,能以旧军,馆之城中,军惧见袭。大将周岌乘衆疑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能僻于诗,日赋一章,有集十卷,今编诗四卷。 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会昌六年进士第。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歷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权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广明元年,徐军戍溵水,经许。能以旧军,馆之城中,军惧见袭。大将周岌乘衆疑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能僻于诗,日赋一章,有集十卷,今编诗四卷。
《老僧》是唐代薛能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清瘦的老僧形象,表达了对出家修道的赞美和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瘦形容已经超过八十岁,
藤篱上挂着匏瓜,仿佛是农村的居所。
我劝导师不要羡慕人间的享受,
因为幸福就在于没有任何束缚。
诗意:
这首诗以一个老僧的形象来探讨出家修道的意义。老僧清瘦的外貌暗示着他多年的修行和禁欲生活,超脱了尘世的纷扰。他住在农村般简朴的寺院中,与世隔绝,安守清净。诗中的劝导师意味着作者认为,出家修道者应该超越世俗的欲望和享受,而是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作者将这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描绘为一种幸福,是一种没有烦恼和束缚的境界。
赏析:
《老僧》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老僧形象的描绘和对修道生活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清瘦的老僧和匏瓜悬挂于篱笆上的描写,简单而富有意境,展示了禅宗修行的虚心苦行和自我节制。诗中的劝导师表达了作者对修道者的忠告,提醒他们不要被世俗的欲望所迷惑,而是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最后一句“幸是元无免破除”表达了作者对出家修道的幸福状态的领悟,即超越了一切束缚和烦恼,达到了真正的自由。
这首诗词将禅宗修行的境界与人生的追求相结合,既有对禅修生活的赞美,又有对世俗欲望的警示。通过深入思考,读者能够体会到禅宗的境界和修行者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行简洁,意境深远,启示人们追求内在的平静与自由的真谛。
性有耽山且画看,阴晴朝暮若能殚。天公似病诗才窄,乞与西来眼界宽。
近时洛社名真率,箪食壶浆取次游。试问西来老朝散,可能同志便相收。
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尽日山行意未销,皈来再与坐溪桥。山童抛石落溪水,唤作鱼儿波面跳。
道林真骨葬青霄,窣堵千秋未寂寥。宝势旁连大江起,尊形独受众山朝。云泉别寺分三径,香山幽人止一瓢。我亦鹫峰同听法,岁时歌员岂辞遥。
吏役沧海上,瞻山一停舟。怪此秃谁使,乡人语其由。一狙山上鸣,一狙从之游。相匹乃生子,子众孙还稠。山中草木盛,根实始易求,攀挽上极高,屈曲亦穷幽。众狙各丰肥,山乃尽侵牟。攘争取一饱,岂暇议藏收。大狙尚自苦,小狙亦已愁。稍稍受咋啮,一毛不得留。狙虽巧过人,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