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右澶漫,顽为之魁。
王师如雷震,昆仑以颓。
上聋下聪,骜不可回。
助仇抗有德,惟人之灾。
乃溃乃奋,执缚归厥命。
万室蒙其仁,一夫则病。
濡以鸿泽,皇之圣。
威畏德怀,功以定。
顺之于理,物咸遂厥性。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擢尚书礼部员外郎。会叔文败,贬永州司马。宗元少精警绝伦,为文章雄深雅健,踔厉风发,为当时流辈所推仰。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居闲益自刻苦。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读者为之悲恻。元和十年,移柳州刺史。江岭间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元和十四年卒,年四十七。集四十五卷,内诗二卷,今编为四卷。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河右平》的中文译文:
河右澶漫,顽固成为首领,
王师如雷震,昆仑山已颓败。
上层愚昧,下层聪明,
骄傲而不肯回头。
辅佐仇敌,拒绝那些有才德之人,
只会招致灾祸。
最终走向崩溃,奋起抗争,
被束缚的人们只能回归自己的命运。
万室之家受到仁泽,
而个体却痛苦不堪。
皇帝以广大恩泽治理国家,
因德而受到威望,功绩彰显。
顺应理性,让事物都能按自然规律发展。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写了唐代时河右地区的情况,用鼓吹铙歌的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观点。诗中通过对河右地区的描述,暗示了统治者的腐败和残酷。与此同时,诗人强调了仁政和才德对国家和个体的意义。诗人认为,只有通过仁德和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和个体的幸福。整首诗以悲愤的情绪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统治者的腐败,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仁政和理性治国的向往。
前年别公东南驰,正当六{左马右鬼}还宫时。都人欢传好消息,慈宁首问公何之。{左擅去扌右毛}裘不复恃军马,颍上一战中兴基。青天白日呈万象,向来才吻真成痴。数从西府伺行李,枢筦政要人扶持。吴江再见丹枫落,宁料我公犹在兹。呼鹰台边闲鼓角,望沙楼上陈书诗。夕烽平安置莫
日脚收新雨,禅房早得秋。重来应更好,谁与共清幽。
无心立臧否,有术验荣衰。举世声中动,浮生骨还来。弹轻知福地,欬小应灵台。笑我老何及,是身惟死灰。
玉帐元侯重,黄枢上宰雄。缘情词律外,宣力庙谋中。震耀恭天讨,严凝助岁功。行看画麟阁,凛凛有英风。
颠倒儒冠二十春,归来重喜访僧邻。千奔万竞无穷竭,老竹枯松特地新。
枯槁蒙膏润,谁非喜雨人。儿童翻懊恼,惜不看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