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意亲杯杓,初期乐性真。
若教狂胜德,多被酒忘身。
谈笑交情密,氤氲酒力醇。
劝酬如错杂,莫过两三巡。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乐饮》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乐饮》中文译文:
何意亲杯杓,初期乐性真。
若教狂胜德,多被酒忘身。
谈笑交情密,氤氲酒力醇。
劝酬如错杂,莫过两三巡。
诗意和赏析:
《乐饮》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饮酒的快乐和豪情的赞美。诗中写道,何妨亲手拿起酒杯和酒勺,初次品味酒的乐趣是真实而纯粹的。如果要让狂饮胜过品德,往往会被酒所忘却自身的本性。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饮酒的放纵和热爱。
诗中还描绘了与友人交谈笑语的场景,彼此之间的情感交融,仿佛酒的香气弥漫在其中。酒的力量浓烈而醇厚,使人沉醉其中。这种交情和欢乐的氛围在诗中得以体现。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劝酒而不厌倦的态度,他认为美好的酒宴就像错综复杂的音乐,不过两三次的杯觥之间,便已足够。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适度饮酒的主张,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珍惜当下的心境。
《乐饮》通过对饮酒的赞美和对友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欢乐和人情味道的追求。这首诗词以轻松愉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豪放情怀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让读者在欢乐和真挚之间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蠢尔天骄子,中原祸太深。野心殊叵测,内地任频侵。日昃那常晦,阳生自剥阴。德光非不僭,终识杀狐林。
柳子中庭乞巧时,始知抱拙不污卑。向令早似愚溪日,未必缁尘涅素丝。
晓来红日尚羞明,四外彤云欲诈晴。一夜九天开玉阙,六花万里散璚英。
忽见金丝嫋绮疏,又惊寒食到来初。不知折尽西湖柳,插遍长安万户无。
江外三千里,人间十八年。此行谁复见,一鹤上辽天。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冰销远硐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