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消息,觉南枝开遍,北枝犹阙。
越女娉婷天下白,堪与冰霜争洁。
孤影棱棱,暗香楚楚,水月成三绝。
行云不动,素波轻浣尘袜。
回首雪里关山,玉龙吹怨,似替人幽咽。
溪上园林应满树,一径莓苔萦折。
金马疏篱,玉堂茅舍,终是风光别。
寻花欲语,对花却又无说。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酹江月(梅和彦国)》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仇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酹江月(梅和彦国)
探春消息,觉南枝开遍,北枝犹阙。
越女娉婷天下白,堪与冰霜争洁。
孤影棱棱,暗香楚楚,水月成三绝。
行云不动,素波轻浣尘袜。
回首雪里关山,玉龙吹怨,似替人幽咽。
溪上园林应满树,一径莓苔萦折。
金马疏篱,玉堂茅舍,终是风光别。
寻花欲语,对花却又无说。
译文:
探寻春天的消息,发现南边的枝条已经开满,而北边的枝条仍然空缺。
越国的女子婉约秀美,可以与冰霜争婉约。
孤影清晰,暗香幽幽,水月成为绝妙的景象。
行云不动,素波轻轻浸湿尘土的袜子。
回首望雪覆盖的关山,玉龙吹奏着怨曲,仿佛代替人们的幽怨呐喊。
溪上的园林应该满是开花的树木,一条小径上缠绕着红莓苔藓。
金马稀疏,玉堂茅舍,终究是别离的风景。
寻找花朵想要开口说话,但对花却无言可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和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开放和美丽,以及雪覆盖的山岭和园林的荒凉,表达了对季节变迁和人生离别的感慨。
诗中的酹江月指的是江边的月光,这里用来象征春天。诗人在春季来临时,发现南边的梅花已经开满,而北边的梅花却还没有绽放,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有时不均衡。越女娉婷的比喻描绘了梅花的婉约美丽,将其与冰霜的纯洁相提并论。
诗中的“孤影棱棱,暗香楚楚”表现了梅花的形象和香气,形容其清幽的美感。水月成为“三绝”,意味着水中的月亮与梅花、诗词三者的完美结合。
接着,诗人描述了行云不动、素波轻浣尘袜的景象,将细腻的自然景色与人物形象相结合,营造出宁静与洁净的氛围。
诗人回首雪覆盖的关山,将雪景与玉龙吹怨相连,传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哀愁。溪上的园林应该满是繁花,而一条小径上莓苔萦折,描绘了荒凉与寂寞。
金马疏篱、玉堂茅舍的描绘表达了风光的离别和消逝,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结束。诗人寻找花朵想要与之对话,但最终却无法与花语言相通,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与无奈。
整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离别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使诗意更加深邃而富有情感。
燕公未肯祖虚无,悍俗归仁举国书。莫道邦人都背德,壁间犹有海潮图。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忖度时。先见固能无后悔,至诚方始有前知。已之欲处人须欲,心可欺时天可欺。只被世人难易地,尧夫非是爱吟诗。
蔷薇开欲谢,峭寒渐少,轩槛俯晴沙。先来愁未了,又听一声,新阕落渔家。徘徊伫立,似玉笛、三弄昭华。春昼长、暗怀谁写,戏墨乱翻鸦。吁嗟。诗情犹念隽,酒兴偏豪,记南楼月下。曾共乐、沈烟绮席,烛影窗纱。农香秀色知何处,甚忘却、堤柳汀葭。空惆怅,无人共采苹花。
春风天远望不尽。
司门水部,入省不数。
山谷才浮芥,中园已滥觞。逶迤过竹坞,浩淼走兰塘。夜静闻鱼跃,风微见雁翔。从兹东向海,可泛济川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