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李丞相挽诗三首》

委质艰难际,精忠日月昭。
引裾尧浸缩,断鞅虏氛消。
顾眄安诸夏,风声动一朝。
南迁谁辨谤,公论付刍尧。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李丞相挽诗三首》是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李丞相在艰难际遇中展现出的忠诚精神和辉煌事迹。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委质艰难际,精忠日月昭。
引裾尧浸缩,断鞅虏氛消。
顾眄安诸夏,风声动一朝。
南迁谁辨谤,公论付刍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李丞相(指李纲)在困难的时刻表现出的忠诚精神和崇高事迹。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性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李丞相的英勇和忠诚。

诗的开头,表达了李丞相身处困境的艰难情况。"委质"意味着身心交瘁,"艰难际"则表示面临困境的时刻。然而,尽管如此,李丞相仍然展现出了坚定的忠诚精神,"精忠日月昭",他的忠诚和奉献如同太阳和月亮一样明亮。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李丞相的英勇和果敢。"引裾尧浸缩"指的是他举起衣襟,奋勇作战的场景,"断鞅虏氛消"则表达了他以勇猛的战斗消除敌对势力的意志。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李丞相对国家安危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期许。"顾眄安诸夏"表示他关注着国家的安危,"风声动一朝"暗示着时局的变幻不定。"南迁谁辨谤,公论付刍尧"表达了他为了国家利益而忍受了许多流言蜚语,但他相信历史会公正地评价他的功绩。

整首诗词通过对李丞相的描写,展现了他忠诚、勇猛和为国家奉献的精神。它不仅仅是对李丞相的颂扬,也反映了作者对忠诚和奉献精神的推崇。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们对李丞相的伟大事迹和忠诚精神产生敬佩和钦佩之情。

  • 《老树》

    百年老树倚柴门,樵径苍苍野色新。醉向溪头卧明月,叶声风细夜还闻。

  • 《张提举到山有作》

    清世朝贤难会面,岩堂语道霜风扇。借问何时出帝乡,笑云西蜀乌头贱。阿呵阿,谁人荐裴相,当年典豫章,不惜眉毛又相见。

  • 《句》

    流连儿女意,香满曝衣楼。

  • 《题慈溪庆安寺古松》

    寒松一干老苍苍,古寺门前岁月长。匠伯偶图舟楫利,禅翁方患斧斤伤。得全此日同齐栎,勿翦他年经召棠。可但与君期久远,相将俱列大夫行。

  • 《灵岩琴台》

    攀跻缘鸟外,目尽四垂荒。片水吞湖白,孤烟射日黄。台空风自鼓,露结草犹香。寂寞追欢地,怀人老大伤。

  • 《题石》

    岩石多意气,松树留高龄。倚仗眇云涛,天风吹泠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