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鼓破南粤,山中冷不闻。
是非同一马,富贵自浮云。
吐纳龙虎气,遨游麋鹿群。
朝来问丹诀,已酌冻醪醺。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李道士》是宋代诗人郑獬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士的生活境界和追求,表达了作者对名利浮云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修道之道的探索和追求。
诗意:
诗中第一句“金鼓破南粤,山中冷不闻”,通过对南粤地区金鼓声音的描绘,表现了作者的超然态度,他置身于山中修行,对尘世的纷扰和喧嚣毫不在意。这一句意味深长,展现了作者超脱尘世的境界。
第二句“是非同一马,富贵自浮云”,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在作者看来,是非纷争和富贵荣华都只是世俗之物,无法真正使人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幸福,因此他将其视为浮云,不为其所动。
接下来的两句“吐纳龙虎气,遨游麋鹿群”,描述了道士修行的状态。吐纳龙虎气意味着道士通过呼吸调匀身体的阴阳之气,以达到健康长寿和修道的目的。而“遨游麋鹿群”则表现了道士在修行过程中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境界,他轻松自在地与大自然中的麋鹿为伴。
最后两句“朝来问丹诀,已酌冻醪醺”,表明有人来向李道士请教丹药炼制的方法,而李道士则已经陶醉在自己冷酪的世界中。这里的“冻醪醺”表达了李道士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他不愿意为外界的纷扰所干扰,沉浸在自己的修行和追求中。
赏析:
《李道士》通过对道士境界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超脱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态度。诗中运用了山中冷不闻、富贵自浮云等比喻手法,将尘世的繁华和纷扰与道士的修行对比,突显了修行者的超然和宁静。诗中的意象与描写相得益彰,使人感受到清净宁静的氛围。
通过“吐纳龙虎气”和“遨游麋鹿群”的描写,诗人将道士修行的状态与自然界的和谐相结合,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共生的理念。道士的修行不仅仅是对个人的修炼,更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境界。
最后两句中的“朝来问丹诀,已酌冻醪醺”展示了李道士对外界的淡然态度和内心的满足。他不为外界的名利所动摇,专注于自己的修行和追求,体现了一种深入内心、超越尘世的境界。
总之,这首《李道士》通过对道士境界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和追求内心平静的追求。诗意深远,展示了道士修行者的超然和宁静,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意象和比喻手法,营造出清净宁静的氛围,让读者沉浸在李道士的修行世界中,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
檐声点滴送愁频,梦雨连江遽一旬。杜老多情还动本义,坡公何事却伤神。渭城官柳难留客,巫峡行去不见人。可是蓱号工洒道,东郊淮备要迎春。
秋阴疏梧桐,暮寒老蒹葭。病鹤卧空谷,游鸿起平沙。飘摇征衣单,寂历津堠赊。中年不禁别,湘江渺天涯。
君家有美竹,绕庐千百个。种时意虑深,别后年华过。颜色日益新,根本久已播。石间鸣溜去,烟外哀禽和。子特何依因,兹焉辜啸卧。慈亲齿发暮,学宦非敢惰。风云乖会遇,羽翼顿摧挫。遗经极精究,收功若计课。怀策游钜公,鲠语几喙唾。忍腹大穷归。离魂费招些。予尝欲论荐,身微
鱼锁生衣门不开,玉筐金月共尘埃。青山石妇千年望,雷雨曾知来不来。
玉楼琼树晓烟披,拥衲开门四望学。清旷世人谁似我,雪中更到子猷溪。
草木敷荣怕入秋,霜天却自不穷愁。弹丸都把黄金铸,乱挂疎挂冻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