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茅未就橐悬罄,奎画飞来天雨花。
欲职高人归宿处,佩霞长侍玉皇家。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立冬节斋宿竹宫悼姚高士》是宋代程公许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姚高士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诗意:
诗人在立冬节斋宿(冬天的第一个节气),观察到室内的竹子已经枯槁,心中感叹茅未(秋天)已经过去,一切都已消逝。突然,一颗奎星闪烁而至,如同天上的雨花一般美丽。诗人因此产生对高人(指姚高士)的渴望,他想知道这位高人归宿何处。诗人想象着自己佩戴着霞带,长久侍奉在玉皇的宫廷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立冬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人世间的短暂和变幻无常。诗人以竹子的凋零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脆弱。奎星的出现则带来一丝希望和美丽,诗人借此表达对高人的向往和追寻,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最后,诗人幻想自己能佩戴着霞带,侍奉在玉皇的宫廷中,展现了对高尚境界和超凡世界的向往。
这首诗词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高人的敬仰和渴望,以及对永恒和美好的追求。通过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的反思和对精神境界的探寻。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表达,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理思考。
春到不择地,石傍花自开。
令月浓于耜,丰年兆太平。片飞何粲者,磈落太麤生。薛凤崩腾势,巫猿寂寞声。冰溪无豕渡,樵路有人行。巴峡疑无路,蓬山似有神。极涵天地混,光助日星新。开拓大千界,铺张九十春。闭门经几日,饥杀咽螬人。
曳杖上江城,清宵破二更。月回高树影,风壮急滩声。野艇鱼罾举,优场炬火明。湖塘正如此,回首忆柴荆。
芒芒北邙山,高坟尽无主。惟有石麒麟,相向立秋雨。
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皁。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关山劳眺望,宇宙忆经行。地隔南溟断,天低北斗横。高谯开远柝,孤枕历寒更。只影惟堪吊,殊乡鲜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