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不踏软红尘,偶入修门中事新。
本为湖山寻旧约,却愁风雨送行人。
多情黄菊空搔首,无伴芳醪可入唇。
今岁重阳殊草草,南陂归梦夜来频。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离都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虞俦。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经过多年没有踏入纷繁的尘世,我偶然进入修行的门中,遇到了新事物。原本是为了寻找过去的湖山之约,却因为忧虑起风雨中送别的人。多情的黄菊无人赏识,芳醪没有伴侣可以一同品味。今年的重阳节格外匆忙,我频繁地在南陂归梦。
诗意:
《离都下》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的离愁别绪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作者远离尘世的生活,偶然间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事物。他本来是为了寻找过去的湖山之约而来,却因为即将离别的人而感到忧愁。黄菊虽然盛开,但却无人欣赏,芳醪虽美味,却无伴侣可共享。重阳节的到来让作者感到匆忙,频繁地在梦中回到南陂,归去思念过去的日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离愁别绪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即将离别的忧虑之情。诗中的"软红尘"和"修门中"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远离喧嚣纷扰的生活,进入修行的世界。"湖山寻旧约"折射出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风雨送行人"则揭示了他即将离别的苦闷心情。黄菊和芳醪的形象象征着多情和美味,但却无人赏识和无伴侣可共享,暗示了作者的孤独和离愁。最后,作者频繁地在南陂归梦,展现了他对过去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营造了一种忧愁离别的氛围。诗中表现出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无奈。这首诗词通过对离愁别绪的描绘,引发读者对自己生活中的离别和思念的共鸣,使人们在诗意中感受到离愁的深沉和对过去的眷恋。
猗猗元自直,落落不须扶。密节风吹展,清阴月共铺。丛长傲霜雪,根瘦耻泥涂。更种愁无地,应须煎碧芦。
诸佛降生,鼻直眼横。打与狗吃,据令而行。汉通正法眼,日午打三更。
不知何世界,有处似南朝。石路无人扫,松门被火烧。断幡犹挂刹,故板尚支桥。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
针劄不入婆须密,正念何劳多气力。往劫亲献如来座,襄王国裹逢知识。
烂然铁画间钩银,越薄苏膏挥洒频。谁与钟王传妙诀,我知颜柳是前身。大书燕喜娱亲扁,俯念乌慈反哺仁。因甚衡茅光彻夜,烛围十丈许分邻。
颍上风烟天地回,颍亭孤赏亦悠哉。春风碧水双鸥静,落日青山万马来。胜概消沉几今昔?中年登览足悲哀。远游拟续骚人赋,所惜忽忽无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