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繁宜远九标新,花露能仙雨点频。
传姓老聃因指树,过门方朔验呼人。
苇绡缟月明偷夜,练帨当风静撚春。
实荐冰盆传种去,莫教鑽破核中仁。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李花二首》是宋代诗人董嗣杲创作的诗词,它以李花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李花二首》
宜繁宜远九标新,
花露能仙雨点频。
传姓老聃因指树,
过门方朔验呼人。
苇绡缟月明偷夜,
练帨当风静撚春。
实荐冰盆传种去,
莫教鑽破核中仁。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他认为李花在繁茂和远离尘嚣中展现出新的魅力,它们沾满了花露,就如同仙境中的雨水频繁洒落。诗中还提到了传说中的老聃因为指着树木而得姓,以及方朔通过验人的方式。通过这些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追求纯粹、超脱尘世的理念。
赏析:
这首诗以李花为主题,通过对李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讴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宜繁宜远”形容了李花的生长环境,它们在茂密的枝叶间繁盛生长,远离尘嚣喧嚣。而“九标新”则突出了李花的新颖和独特之处。接着,诗人运用比喻,将花露比作仙境中的雨水,强调了李花的清新和神秘感。
诗中还提到了传说中的老聃和方朔,这些典故进一步丰富了诗意。老聃是道家的创始人之一,他因为指着树木而得姓,象征着纯朴和自然的生活方式。方朔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他通过验人的方式来判定人的品性,暗示了对于真实和内在美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苇绡缟月明偷夜,练帨当风静撚春。”的描写,再次强调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下苇草和帘幕的动态,传达了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氛围。
最后两句“实荐冰盆传种去,莫教鑽破核中仁。”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寄托和期望。诗人希望将这美好的李花种植到冰盆中,传播出去,同时警示人们不要让善良的内心被世俗的利益和诱惑所破坏。
整首诗以李花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纯洁、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性善良的呼唤。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精细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特色和董嗣杲独特的艺术风格。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夸。
国香不欲论家谱,合姓孙枝作郑花。
墙角新开白版扉,时寻樵牧弄烟霏。代耕岂若收躬稼,赐帛可如出自机。湖海浪游今已倦,山林独往未全非。百年只愿身强健,长为慈亲负米归。
群儿欺老少陵穷,口燥唇乾发漫冲。颠沛须臾犹执礼,古来惟有一高共。
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戍楼春带雪,边角暮吹云。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喜时。名在士人当盛世,生於中国作男儿。良辰美景忍虚废,骤雨飘风无定期。过此焉能事追悔,尧夫非是爱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