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李繁相倚,园林淡泊春。
齐纨翦衣薄,吴伫下机新。
色与晴光乱,香和露气匀。
望中皆玉树,环堵不为贫。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李花二首》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诗词,描绘了花园中盛开的李花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李花繁盛地倚靠在一起,花园中的景色清新淡泊。有人穿着轻薄的纨绔衣裳,有人站在吴地特产的新机旁。李花的颜色与明亮的阳光交织在一起,花香和露水的气息融合均匀。远远望去,整个花园都布满了如玉的李树,围墙和篱笆并不因此而显得贫乏。
诗意:
这首诗词以李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花园中繁盛的李花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淡泊生活的追求。繁茂的李花和淡雅的花园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与纨绔衣着和吴地新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质朴和自然之美的价值。
赏析:
《李花二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李花盛开的景象,通过对花园中的李花、阳光、香气和环境的描绘,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纨绔衣薄和新机的形象与淡泊的花园相对照,突出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物质浮华的抵制。
作者通过对李花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超脱尘世的意境。李花象征着纯洁和朴素,与作者对淡泊和质朴生活的追求相呼应。
整首诗词以李花和花园为主题,通过精炼的词句和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物质浮华的反思。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淡泊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春雨如暗尘,春风吹倒人。东坡数间屋,巢子与谁邻。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相对不言寒,哀哉知我贫。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未能赪我颊,聊复濡子唇。故人千钟禄,驭吏醉吐茵。那知我与子,坐作寒蛩呻。努力莫怨天,我尔皆天民。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
鸥清眠碎晴溪月。几梦寒蓑雪。断桥篱落带人家。枝北枝南初著、两三花。曾于春底横孤艇。香似诗能冷。娟娟立玉载归壶。渺渺愁予肯入、楚骚无。
冲雨冲泥悄悄行,物情殊不可诗情。牡丹又是一年过,春事略无三日晴。先后笋争滕薛长,东西鸥背晋齐盟。山居寂寞谁堪共,杞叶菊苗俱可耕。
人生天地间,今古一□观。凌空绝虚旷,万象罗岩峦。能一故□应,物化千□端。万端总归一,唯悟无□言。旧闻□□翁,独钓江之干。不知岁月深,但觉□□宽。我思一访之,意会心□看。作亭号□隐,半空摩高寒。时与二三友,登临寻□欢。致君知无术,随世聊自安。滚滚□下水,舟舟
大行好流,三十有六。无此火儿,其数不足。
万室东南富且繁,羡君风力有余闲。渔樵人乐江湖外,谈笑诗成◇俎间。日暖梨花催美酒,天寒桂子落空山。邮筒不绝如飞翼,莫惜新篇屡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