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夷犹达汝阴,年华客意两相侵。
河边无限青青草,揽辔何人系此心。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离京后作七首》是张耒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离开京城后的心情和景色,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旅途中的感慨。
中文译文:
一水夷犹达汝阴,
年华客意两相侵。
河边无限青青草,
揽辔何人系此心。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旅途中的景色和自己的内心状况,表达了他离别京城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一水夷犹达汝阴"意指一条水流,可能是大河,流经了汝阴。"年华客意两相侵"表达了作者年少的时光和旅途中的客居之意相互交织,相互侵入彼此。"河边无限青青草"描绘了河畔茂盛的青草景象,形成了一幅青翠欣欣的景色。最后一句"揽辔何人系此心"表达了作者的离别之情,他不知道是谁把他的心牢牢系在了这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离京后的心情和所见所感。通过描写水流、青草和自己的心绪,诗中融入了离别的伤感和对旅途中的思考。作者对离别的情感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旅途中所见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感慨。整首诗意蕴含在景物描写和个人情感之中,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离别的忧伤与美感,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独白和对生活的思考。
一岁犹未满,九泉何太深。唯馀卷书草,相对共伤心。
谢公故事常携妓,白傅高年自唱歌。更假红妆知有意,欲添尊酒十分多。
珠络玲珑,罗囊闲斗,酥怀暖麝相倚。百和花须,十分风韵,半袭凤箱重绮。茜垂西角,慵未揭、流苏春睡。熏度红薇院落,烟锁画屏沈水。温泉绛绡乍试。露华侵、透肌兰BC39。漫省浅溪月夜,暗浮花气。荀令如今老矣。但未减、韩郎旧风味。远寄相思,余熏梦里。
解舞清平乐,如今说向谁。红炉片雪上钳锤。打就金毛狮子、也堪疑。木女明开眼,泥人暗皱眉。蟠桃已是著花迟。不向春风一笑、待何时。
霅川今是辋川图,城郭中藏十顷湖。空说侯门深似海,得如簿领一亭无。
密雨随风,昨来一夜檐声溜。奈何孱愁。官路梅花瘦。赋得多情,怕到春时候。如今一病非因酒。试问君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