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李君量晋州奉诏还朝》

厌直承明两建牙,更将义槩浃朝家。
举杯珍重吾归矣,林下需君步软沙。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李君量晋州奉诏还朝》是宋代袁说友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厌直承明两建牙,
更将义槩浃朝家。
举杯珍重吾归矣,
林下需君步软沙。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李君量受命返回朝廷的情景。他厌倦了直接执掌政务和军队的职位,更希望将自己的才能贡献给朝廷。他举起酒杯,珍重地欢迎自己的归来,期待着在宁静的林下与朋友一起漫步在柔软的沙地上。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李君量回朝的喜悦和对朝廷的忠诚。诗人通过运用意象和意境,将人物的情感和景物的描绘相结合,使诗词更具意境和感染力。

首句"厌直承明两建牙"表达了李君量对军旅生活的厌倦之情。"直承明"指的是直接执掌军队和政务的职位,"两建牙"指的是同时担任两个重要职务。诗人通过这一描写,展现了李君量对政务的疲惫和对回归朝廷的渴望。

接着,诗人表达了李君量将自己的才能贡献给朝廷的决心和义务感,"更将义槩浃朝家"。这句话表达了他乐于为国家效力,为朝廷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在第三句中,诗人通过"举杯珍重吾归矣"表达了李君量回朝的喜悦和对归乡的庆贺。他举起酒杯,表达了自己对归来的欢迎和祝福之情。

最后一句"林下需君步软沙"通过描绘林下柔软的沙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氛围。诗人希望李君量能在这样的环境下与朋友一起漫步,享受宁静和放松。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表达了李君量回朝的喜悦和对朝廷的忠诚。它通过描绘人物情感和景物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质朴,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 《鹤林寺竹院》

    鹤林古竹院,马素旧松关。草合门前路,云埋寺后山。花神千载去,僧话片时闲。满壁瑰奇句,惭窥豹一斑。

  • 《信国太夫人慕容氏挽词》

    望族尚书旧,宜蔼缙绅。无人知善教,有子冠鸿钧。箕箒惟安礼,诗书不待邻。鸱堂万钟养,风木倍悲辛。

  • 《和何宁谷韵》

    一曲樽前浩浩歌,流年容易隙驹过。眼前白发故人少,郭外表枫古冢多。流水不弹嗟老矣,雍门欲听奈愁何。回头城阙应非昔,还记千年老鹤么。

  • 《三堂道中寄公卷》

    久坐懒成癖,谁令老作魔。逢人说江海,著处是关河。陇底烽燧暗,海门鸿雁多。西楼云水白,犹奈酒樽麽。

  • 《尾犯 此词原有脱误》

    举世总痴愚,贪恋财色,无不迷错。一个丹诚,趁轻肥为作。三耀照、宁曾畏慎,四时长,追欢取东。越频频做,恰似飞蛾,见火常投托。光中方省悟,体烂怎追却。悔恨迟迟,已遭逢烧烙。能远害、焉今祸患,会全身、那经灼烁。请於身看,只被得利名荣华缚。

  •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高碧》

    小山碧巉岩,直上与天齐。诗成欲磨崖,藤罗费攀跻。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