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李陵台》

伊昔李少卿,筑台望汉月。
月落泪纵横,凄然肠断裂。
当时不受死,心怀归汉阙。
岂谓壮士身,中道有摧折。
我行到寰州,悠然见突兀。
下马登斯台,台荒草如雪。
妖氛霭冥蒙,六合何恍惚。
伤彼古豪雄,清泪泫不歇。
吟君五言诗,朔风共呜咽。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李陵台》是宋代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李少卿筑台望月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壮志未酬的悲凉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伊昔李少卿,筑台望汉月。
月落泪纵横,凄然肠断裂。
当时不受死,心怀归汉阙。
岂谓壮士身,中道有摧折。
我行到寰州,悠然见突兀。
下马登斯台,台荒草如雪。
妖氛霭冥蒙,六合何恍惚。
伤彼古豪雄,清泪泫不歇。
吟君五言诗,朔风共呜咽。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李少卿筑台望月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壮志未酬的悲凉感受。

诗词的赏析:
诗词以望月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月落泪纵横的景象,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悲凉与伤感。李少卿心怀归国之情,却未能实现壮志,中途遭遇挫折。作者通过描写李少卿登上李陵台的景象,展现了台上的荒凉景象和周围迷雾弥漫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主人公的孤独悲凉。诗的最后,作者以朔风共呜咽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李少卿的同情之情。

整首诗词情感凄凉而悲怆,通过景物的描写和主人公的内心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朴素而真挚,读来令人感受到一种忧伤和思索的情绪。

  • 《己亥初度(时年三十四)》

    风雨空斋诵蓼莪,今年初度客中过。人生七十寻常寿,未过还怜一半多。

  • 《役诚斋》

    省斋去国艮斋老,不独宣尼叹乏才。试数诸公有名者,庐陵那得两诚斋。

  • 《行休宁县南山中》

    我非尘中人,素心在尘外。深谷行人稀,幽赏与心会。原畴苎苗肥,岭坞杉木大。女绩男斧斤,生理于此赖。稻畦无凶年,山泉百道溉。水满时自舂,奇哉涧边碓。惜我乏寸土,把茅不容盖。老矣徒空谈,惘惘发深慨。

  • 《及第敕下,宴中献座主杜侍郎》

    得召丘墙泪却频,若无公道也无因。门前送敕朱衣吏,席上衔杯碧落人。半夜笙歌教泥月,平明桃杏放烧春。南山虽有归溪路,争那酬恩未杀身。

  • 《宿湘江》

    九月湘江水漫流,沙边唯览月华秋。金风浦上吹黄叶,一夜纷纷满客舟。

  •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