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穷探费杖藜,隐然林壑挟城陴。
曾遵月洞千岩上,更著云崖一段奇。
指拭轩窗容俎豆,发挥泉石借声诗。
瞿昙颇似知人意,已约梅花带雪移。
方信孺[公元1177年至1222年]字孚若,兴化军(四库总目作,莆田霞皋)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四十六岁。有隽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颇赞善之。以荫补番禺尉,治盗有异绩。开禧三年,(公元一二零七年)假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历淮东转运判官,知真州。后奉祠归,屏居岩穴,放浪诗酒以终。其父为叶颙宰相的女婿,其为叶颙宰相的孙女婿。
《漓山云崖轩》是宋代方信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漓山云崖轩
不用穷探费杖藜,
隐然林壑挟城陴。
曾遵月洞千岩上,
更著云崖一段奇。
指拭轩窗容俎豆,
发挥泉石借声诗。
瞿昙颇似知人意,
已约梅花带雪移。
中文译文:
不必费力去寻找探索,
山林和峡谷似乎环绕着城墙。
曾经踏上月洞千岩之上,
更加显著的是那奇特的云崖景致。
我用手指拭去轩窗上的尘埃,
容颜如同供奉的器皿和豆子般纯洁。
借助泉水和石头发挥出诗歌的声音,
仿佛瞿昙颇能体察人们的心意。
已经约定梅花将带着雪花飘移而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漓山云崖轩的景致和诗人的感悟。漓山指的是位于中国江西省的景德镇市,以山水秀丽而闻名。云崖轩是一处位于山林中的居所,其窗户俯瞰着峡谷和云崖的壮丽景色。
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他认为山林和峡谷宛如环绕着城墙般壮丽。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登上云崖之上的月洞,感叹那里的景色异常奇特。
下半部分描写了诗人身处云崖轩时的情景。他用手指轻拭轩窗,比喻自己的心境如同清洁的容器。他通过欣赏周围的泉水和石头,借用自然的声音发挥出诗歌的意境。瞿昙指的是佛教中的一个角色,这里用来比喻诗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感知人们的心意。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他已与梅花约定,在雪花飘落时一同出现,寓意春天即将到来,带来新的希望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诗人的感悟,展示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清新、纯洁和美好的追求,并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舴艋东归喜遂初,频拈枯笔赋幽居。细烧柏子供清坐,明点松肪读道书。苍爪嫩芽开露茗,红根小把瀹烟蔬。年来自许机心尽,颇怪飞鸥自作疏。
浐水送君君不还,见君题字虎丘山。因知早贵兼才子,不得多时在世间。
绿蜡一株才吐焰,红绡半卷渐抽花。窗前映月人无寐,疑是银灯透碧纱。
吾友张文潜,君行乃其里。当年钓游处,壮者或可指。闻风起遐想,意作千古士。不知尘土中,奴椎婢不齿。胸中无一尘,笔下有百纸。勿问见自知,未语君已憙。与游今已後,行矣勿停轨。
不惜佳人国为倾,髑髅头盖野狐精。丈夫更有何郎粉,老眼须君业镜明。
客行犯萧条,物态如寒冰。借问松窗人,久客将何营。答言慕幽禅,怀抱彻欲清。当年困流俗,鑽纸如痴蝇。一朝脱尘纲,决若飞鸟惊。斋盂趁后辈,卧氎陪老生。从兹辈行间,往往推先鸣。此道本无学,精粗不可评。忽然辨疆哉,独得分专城。物外怀抱好,醒来毛发轻。馀事不着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