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事唐室,独驰三绝名。
家世在图史,诗书传后生。
郎位逮流泽,出令箴辈惊。
岁暮营燕坐,高居遗世情。
翠竹带书幌,青山临酒觥。
已使襟韵适,况闻吟诵声。
自可化乡里,岂唯门户荣。
果有过庭子,颍然材思精。
抱璞已三献,惊人当一鸣。
风义故常在,兹堂非偶成。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李氏素风堂》是宋代文人曾巩的一首诗,描述了李氏世家的风采和曾巩自身的成就。
诗词中的"李氏素风堂"指的是李氏家族的府邸,而"素风堂"则是其别号。诗人称李氏为"丞相",以表明其在家族中的高位和重要性。诗中提到李氏世家才学出众,代代传承,是图书馆里的名门望族。李氏的家族成员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高官职位,深受后世的敬仰。诗人曾巩自己也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了进士(郎位)的称号,受到了当时的社会赞誉。
诗的开头描述了曾巩在李氏府邸中的情景,他坐在营燕(一种东方的座椅)上,高高在上,与世隔绝。翠竹做的书幌使他的读书环境更加清幽,他可以享受青山环绕的美景和酒杯的欢乐。
接下来,诗人谦逊地提到自己的文才,表示自己的诗歌既能取悦自己的情感,又能让人们赞美。他认为自己的才华可以感化乡里的人,不仅仅是家族的荣耀。他还称赞李氏家族中的其他人才,认为他们的才思敏捷、精于琢磨。
诗的结尾,诗人提到自己已经多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但他仍然有更大的抱负。他希望能够一鸣惊人,以更高的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来自他秉持的风义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整首诗以李氏家族和曾巩自身为中心,赞美了他们的家世和成就。诗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同时也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于科举功名的追求和崇拜。这首诗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风范和对于家族荣誉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成就的追求和对于更高境界的向往。
豢龙作醢龙吞声,天公愦愦迷雨晴。玉脂泣烹足媚妩,苦酒五色生光明。龙虽伸物畏馋吻,携朋去作天田耕。稚禾婉婉鱼薧立,高原庚庚龟兆横。汉家燮调岂无术,阴阳纵闭归董生。□□□□□□□,□□□□□□□。我贫自笑一瓢许,瓶粟屡空惭釜与。彭泽曾无种秫资,沂水聊助咏雩舞。
山郡寒仍少,江村晚易昏。梅共浑雪色,树影半云根,远役竟何事,壮怀谁与论。布帆无恙在,长啸下荆门。
千峰围古寺,深处敞楼台。景异寻常处,人须特达来。松杉寒更茂,岚霭昼还开。欲续丰碑语,含毫恨不才。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大梁春雪满城泥,一马常瞻落日归。身世自知还自笑,悠悠三十九年非。
露箬霜筠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苹汀下钓筒。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