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此昧陋质,昏冥蹈危机。
一麾缪析土,三命空登畿。
屡激马援谤,终成冯衍归。
长鹜厄道左,力耕逢岁饥。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李寅的险阻人生和对友谊的珍视。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顾此昧陋质,昏冥蹈危机。
一麾缪析土,三命空登畿。
屡激马援谤,终成冯衍归。
长鹜厄道左,力耕逢岁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李寅的生平遭遇以及对友情的思考和珍视。诗的开头描述了李寅的身世贫寒,以及他在迷茫中度过的困顿时刻。"昏冥蹈危机"这句话揭示了他在逆境中的不幸和困顿。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绘了李寅的一生经历。"一麾缪析土"指的是他的军职,通过杂务和战斗来保卫国家。"三命空登畿"表明他屡次冒着生命危险,但最终未能获得功名地位。
下半部分的诗词重点表达了李寅对友谊的思考和珍视。"屡激马援谤"指的是他对不公正待遇的反抗和挑战。"终成冯衍归"表明尽管他坚持正直,却未能改变现实的荒谬。"长鹜厄道左"描述了他长期在困难和逆境中的艰难生活。"力耕逢岁饥"则表达了他在艰苦的岁月中艰难维持生计。
整首诗词通过描述李寅的困境和生活经历,传递了一种对逆境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对友情真挚的珍视。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坎坷命运的坚持,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友情和人性的温暖感悟。
楝花角黍五色缕,一吊湘累作端午。越人哀君楫迎汝,呼声动地汗流雨。鱼暇走避无处所,小试勒兵吾有取。楼船将军下潢浦,佽飞射士彍弩。大堤士女立如堵,乐事年年动荆楚。却忆金明三月天,春风引出大龙船。二十余年成一梦,梦中犹记水秋千。三军罢休各就舍,一江烟雨朱帘夜。隐
白日经檐短,风霜吹客衣。梅梢惊岁晚,沙际看春归。
新晴户户有欢颜,晒茧摊丝立地乾。却遣缲车声独怨,今年不及去年闲。
向终南,成遭遇,做风狂。便游历海上嘉祥。闲闲得得,任从词曲作诗章。自然神气共交结,认正心香。真清净,唯清湛,还清彻,处清凉。赤青红白又兼黄。五般彩色,迎来围罩宝珠光。这回应许碧霄上,明耀无
不易识蓬瀛,凭高望有程。盘根出巨浸,远色到孤城。隐隐排云峻,层层就日明。净收残霭尽,浮动嫩岚轻。纵目徒多暇,驰心累发诚。从容更何往,此路彻三清。
宿雨初收草木浓,群鸦飞散下堂钟。长廊无事僧归院,尽日门前独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