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晓乘聪出九逵,内朝簪笔坐前墀。
天家御史非凡格,曾向崑崙服众芝。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李御史》是杨亿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晨明亮的时候,李御史驾车离开宫廷,穿过九个大街。进入内朝,他戴着官帽,拿着笔,在前殿的墀(chí)上坐着。作为天家的御史,他的品格非凡,曾经在崑崙(kūn lún)山上尝试服用各种神奇的草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名叫李御史的官员清晨离开宫廷,驾车穿过九个大街,进入内朝前殿的场景。李御史作为天家的御史,他的地位非凡,曾经尝试过各种神奇的草药。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李御史的日常生活和他的特殊身份,展现了宋代官员的威严和权力。
赏析:
《李御史》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宋代官员的日常生活和特殊身份。清晨的明亮时刻,李御史离开宫廷,乘车穿过九个大街,展示了他的威严和重要性。他戴着官帽,拿着笔,在前殿的墀上坐着,显示了他的地位和职责。作为天家的御史,他的品格非凡,曾经尝试服用各种神奇的草药,这也暗示了他的智慧和才能。
这首诗词通过对李御史的描写,展现了官员的权威和荣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向往与追求。崑崙山是中国神话中的神山,与仙境和不朽的草药相关,暗示了李御史追求卓越和超凡的心态。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李御史的形象,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宋代官员的独特魅力和权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示了李御史的威严和特殊身份,同时透露出对追求卓越和超凡的向往。它也反映了宋代官员的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诗人长以月为心,对月题诗随浅深。缺此作钩圆作鉴,白将如玉紫如金。练丹道士绵绵守,见性禅师了了吟。今夜谁家杀风景,聒天鼓吹到横参。
神仙缥缈太虚私。世俗无由得见之。幸遇门庭开教化,临逢斋醮莫推辞。担家造孽常终日,作福治心只暂时。更到时来心不谨,终身何以报恩
应悔名高藏不得,朝天翻喜放身归。知时多顺时人话,温俗犹披俗士衣。有伴指期玄鹤老,无心高羡白云飞。赤城此去全忘虑,笑我尘劳未息机。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
漪漪远水漾明边,沙鹭风晴刷羽翰。借使辋川收拾得,江湖莫作画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