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南游渴,欣逢荔子丹。
壳匀仙鹤顶,肉露白晶丸。
色映离为火,甘殊木作酸。
枝繁恐相染,树重欲成团。
赤蚌遗珠颗,红犀露角端。
爽能消内热,润可濯中干。
桂岭无霜处,梅天暴雨残。
□□□□□,□□□□□。
一簇冰蚕茧,千苞火凤冠。
隔瓤银叶嫩,透膜玉浆寒。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县主簿,迁爲阳朔令。后歷知宾、容、钦、邕、鼎、辰、顺诸州。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八卷,已佚。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另辑集外诗爲第二卷。
《荔支》是一首宋代陶弼创作的诗词,描绘了五月南方旅游时的一种美妙体验。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五月南游渴,欣逢荔子丹。
壳匀仙鹤顶,肉露白晶丸。
色映离为火,甘殊木作酸。
枝繁恐相染,树重欲成团。
赤蚌遗珠颗,红犀露角端。
爽能消内热,润可濯中干。
桂岭无霜处,梅天暴雨残。
□□□□□,□□□□□。
一簇冰蚕茧,千苞火凤冠。
隔瓤银叶嫩,透膜玉浆寒。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南方五月游玩的情景,表达了陶弼对荔子的赞美之情。
在诗词中,陶弼首先描述了自己在南方旅游时的渴望,然后欣喜地遇到了鲜红的荔子。荔子的外壳光滑如仙鹤的头顶,果肉鲜美如白色的晶丸。荔子的颜色犹如火焰,味道甘甜而与其他木果不同。因为荔子树枝繁茂,所以陶弼担心它们会相互染色,但荔子树却因果实过重而欲成团。类似于赤蚌遗落宝珠一样,荔子的果实鲜艳如红犀的露角。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荔子的独特特点和荔子的美味。荔子既能清凉消暑,又能滋润干燥的内脏。它既可以消暑解渴,又可以滋润干燥的内脏器官。桂岭山上没有霜冻,而梅天却有残留的暴雨。这里的意象暗示了荔子成熟的季节和雨季的交替。
最后两句诗词未提供具体内容,无法给出完整的中文译文和赏析。但从前文来看,诗词的整体意境是描绘了荔子的魅力和南方五月的美景,通过对荔子的描绘,表达了陶弼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迎。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
肇开元圣千年学,曾是吾家七岁童。门户只今须自力,诗书排日看新功。
匣镜三十年,尘暗不复治。停飡且不寐,所思知为谁。宕子不复返,眇在天一涯。绽衣终当组,道远何能持。明明天边月,三五入中闺。念与子欢爱,不得同光辉。寤言相与共,既觉将何依。
天涯春色已平分,桃李阴阴昼掩门。黄素久无人问字,绿醽时有客来樽。栖迟未叹流光远,寂寞远令此道存。珍重故人勤问讯,暮年忧乐任乾坤。
十里曾闻一啸声,当年猿鹤想犹惊。白云不碍青天路,赢得重来摆手行。
床前何必问云何,霜顶谁将手自磨。可是法身真有病,皱眉头处为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