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炼丹井》

稚川曾此倒灵瓢,阑上银床压甃腰。
丹气腾空知几转,神光射屋起中宵。
有茶可品春煎细,何疾能治晓汲遥。
万古仙踪应不泯,辘轳声落病僧寮。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诗词:《炼丹井》
作者:董嗣杲
朝代:宋代

诗词的中文译文:
稚川曾此倒灵瓢,
阑上银床压甃腰。
丹气腾空知几转,
神光射屋起中宵。
有茶可品春煎细,
何疾能治晓汲遥。
万古仙踪应不泯,
辘轳声落病僧寮。

诗意和赏析:
《炼丹井》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炼丹之境景象。诗中通过描绘细节,展现了炼丹井的神奇景象和炼丹过程中的神秘感。

诗词的前两句写道:“稚川曾此倒灵瓢,阑上银床压甃腰。”这里描述了炼丹井的特殊形状和装饰,倒灵瓢和银床的出现使得整个炼丹井显得神秘而庄重。

接下来的两句诗写道:“丹气腾空知几转,神光射屋起中宵。”这里表现了炼丹过程中丹气的腾空和神光的闪耀,形象地描绘了炼丹井中的神奇景象,也暗示了炼丹的不易和神秘性。

接着的两句诗写道:“有茶可品春煎细,何疾能治晓汲遥。”这里描绘了在炼丹井旁边有人品茶的情景,以茶来表达对炼丹过程的静观和等待。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使得整个炼丹井的场景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诗写道:“万古仙踪应不泯,辘轳声落病僧寮。”这里表达了对炼丹之术的推崇和仰望,将炼丹井与仙踪联系起来,凸显了炼丹的神秘与悠久的历史。辘轳声落在病僧寮,暗示了炼丹之术与修道仙家的关系,更加强调了诗中的神秘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细腻的景象和抒发对炼丹之术的赞美,展示了炼丹井的神秘和奇妙,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受。

  • 《定叟弟频寄黄蘖仰山新芽尝口占小诗适灾患亡》

    集云峰顶风霜饱,黄蘗洲前水石清。不入贡包供玉食,只应山泽擅高名。

  • 《高士咏·郑商人弦高》

    卓哉弦高子,商隐独摽奇。效谋全郑国,矫命犒秦师。赏神义不受,存公灭其私。虚心贵无名,远迹居九夷。

  • 《竹堂秋雨》

    秋雨滴寒竹,主人魂梦清。客来听未惯,认作打篷声。

  • 《和胥门闲泛》

    细桨轻撶下白蘋,故城花谢绿阴新。岂无今日逃名士,试问南塘著屟人。

  • 《鹧鸪天(葭萌驿作·七之二)》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 《雨中九日》

    拄杖从教倚壁间,草堂竹牖亦开颜。有期胜侣冲风至,无限游人载酒还。对雨且看篱下菊,闭门自见意中山。年年南郭登临厌,放得今朝一节闲。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