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恋绣衾(闺怨)》

柳絮风翻高下飞。
雨笼晴、香径尚泥。
女伴笑、踏青好,凤钗偏、花压鬓垂。
乱莺双燕春情绪,搅愁心、欲诉向谁。
人问道、因谁瘦,捻青梅、闲敛黛眉。

作者介绍

刘学箕,字习之,号种春子,因家有方是闲堂,又号方是闲居士,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子翚孙,珌子。生平未仕,但游歷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歷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宁宗嘉泰四年(一二○四)始返乡。嘉定八年(一二一五),又游安康(今陕西汉阴),是时年将届六十。着作由弟子游郴(季仙)于嘉定十年编爲《方是闲居士小稿》二卷,曾刊行,已佚。元惠宗至正二十一年(一三六一)裔孙刘张获旧本重刊。而今《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三八《方是闲居士小稿》所收诗,大多爲元刊本所无,其中《和陆明叟》「所愧微官相束缚,何因共访酒家帘」,亦与诗人生平不合。未详《小集》据何辑入。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序跋。 刘学箕诗,以元至正屏山书院刊《方是闲居士小稿》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两宋名贤小集》多出底本的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刘学箕创作的《恋绣衾(闺怨)》。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柳絮随风飘扬上下飞。
雨点密布,天空依然晴朗,花径上的泥土仍然芳香。
女伴们欢笑着,一起走进春天,但是我却低着头,发髻上的花朵垂落在鬓边。
纷乱的黄鹂和双燕唤起了春天的情绪,搅乱了我的忧愁,我想向谁倾诉。
有人问我,为什么瘦弱,我只是轻轻地捻着青梅,无聊地收拢着眉毛。

诗意和赏析:
《恋绣衾(闺怨)》是一首描写女子闺中怨情的诗词。诗中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柳絮随风飘扬、雨后花径的清香、女伴们的欢笑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然而,诗人却以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周围景物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忧愁。

诗中的“女伴笑、踏青好”和“凤钗偏、花压鬓垂”描绘了身边的女伴们在春天里欢快地玩耍,而诗人却低着头,花朵垂落在鬓边,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郁闷和不安。

诗中的“乱莺双燕春情绪”揭示了春天的氛围和动人的景色,但对诗人来说,这些美好的景象只是更加凸显出他内心的孤独和无依。

诗末的“人问道、因谁瘦”和“捻青梅、闲敛黛眉”表达了诗人受苦的心情和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被问到为什么瘦弱时,只是轻轻地捻着青梅,收拢眉毛,这是一种自我安慰和无奈的表达,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法启齿的秘密。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表达了女子闺中的怨情和思念之情,体现了宋代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 《和洛笋小发》

    叔夜青山肯长往,不应石髓化山坚。君会箨龙才小发,恐君心未老伊川。

  • 《宝善堂为薛玄卿题》

    人孰不有母,鲜能报其恩。人孰不有弟,鲜能念同根。汉兴尺布谣,郑有誓泉言。所以忧世事,永叹鹡鴒原。缅怀宝善君,生子出孝门。幼习静室业,实为仁爱敦。百金买古宅,乃在清溪濆。堂前种荆树,堂北长慈萱。时从道园中,驾彼白鹤轩。再拜母膝下,殷勤问寒暄。季也一相接,怡然

  • 《新安钱学士以近诗一轴见贶辄成短言用叙单悃》

    早事太尉府,谬以才见论。身作邑中吏,日陪丞相尊。嵩山云外寺,伊水渡头来。泉味入香茗,松色开清樽。题诗人半醉,马上景已昏。归来属後乘,冠盖迎国门。悠悠失贫贱,苒苒历凉温。而今处穷僻,落莫思旧恩。终日自鲜适,终年长不言。已觉人事寡,惟闻鸡犬喧。东风有来信,满幅

  • 《答李任道谢分豆粥》

    豆粥能驱晚瘴寒,与公同味更同餐。安知天上养贤鼎,且作山中煮菜看。

  • 《催老融墨戏》

    古人惜墨如惜金,老融惜墨如惜命。濡毫洗尽始轻拂,意匠经营极深夐。人非求似韵自足,物已忘形影犹映。地蒸宿雾日未高,雨带寒烟山欲暝。中含太古不尽意,笔墨超然绝畦迳。画家安得论三尺,身世生缘俱堕甑。人言可望不可亲,夜半叩门宁复听。三生宿契谁得知,一见未言心已应。

  • 《似娘儿》

    橘绿与澄黄。今小春、已过重阳。晚来一霎霏微雨,单衣渐觉,西风冷也,无限情伤。孤馆最凄凉。天色儿、苦恁凄惶。离愁一枕灯残後,睡来不是,行行坐坐,月在迥廊。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