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江南感未平。
雨萧萧、衰鬓到今。
甚处是长安路,水连空、山锁暮云。
老人对酒今如此,一番新、残梦暗惊。
又是洒黄花泪,问明年、此会怎生。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恋绣衾》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木叶落尽江南感慨未曾平息。
雨声萧萧,我颓废的发丝已然到了今天。
长安路在何处,水连绵,山峦拦住了夕阳余晖。
我这老人对着酒杯,感叹如今的境况,
一番新的伤感,残余的梦境令我心悸。
黄花洒下的泪水,我问自己明年的相聚又将如何。
诗意:
《恋绣衾》表达了作者朱敦儒对时光流转和命运变迁的感慨。诗中以江南秋景为背景,木叶凋谢的景象让他感到未曾平息的悲伤。他描述了雨声萧萧,自己的发丝已经斑白,衰老的岁月如同雨水不停地侵蚀着他。他思念着长安的道路,但却感到自己与长安的距离遥远,被水和山峦所隔绝。面对酒杯,他沉思着眼下的处境,感叹时光的流逝,心生新的伤感,对残存的梦境感到惊讶和不安。最后,他以黄花洒下的泪水象征着内心的痛苦,问自己明年的相聚又将如何,表达了对未来的疑问和不确定。
赏析:
《恋绣衾》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未来的疑问。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写,如木叶落尽的江南景色、雨声萧萧、衰老的发丝、长安路、水与山峦的隔绝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同时,作者通过自我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传达了内心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黄花洒下的泪水象征着作者内心的痛苦和不舍,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担忧和迷茫。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美,通过写景与自我表达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和未来的思考。
大暑涉长川,前山后山深。忽逢轮囷木,投得数亩阴。仆夫六七人,卧起且呻吟。念尔亦太劳,独佚我何心。试为苏门啸,冷泠鸾鹤音。遗声满坑谷,爽气回中林。松风为之兴,凉冷破烦襟。神骨斗醒快,炎蒸岂能侵。安得写此怀,寄之朱丝琴。
萧然日月岸纶巾,春满幽园肯倦行。一事尚须烦造物,看松微雨看梅晴。
风清玉蟾莹,霜薄翠鸾愁。夜深羽衣一曲,如在月宫游。色占名园琪树,香动仙岩贝阙,携手正宜秋。登科当小试,私语更低头。赤栏桥,金粟影,绣帘钩。荷花六郎模样,消得一风流。遗落文昌籍姓,重叠太妃名字,声价满神州。贮君鸳鸯阁,期我凤凰楼。
日面月面,突出难辨。拟欲抬眸,空中两片。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邪看细柳翥。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只隔青山百余里,都无消息是何如。春来虽有游人使,逆旅情怀懒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