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风吹屋鸣,向晓尤凛冽。
应从北山上,一夜吹猛雪。
幽人不能饮,身体冷如铁。
空向龙具中,苦吟声不绝。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梁山大雪》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梁山大雪》
严风吹屋鸣,
向晓尤凛冽。
应从北山上,
一夜吹猛雪。
幽人不能饮,
身体冷如铁。
空向龙具中,
苦吟声不绝。
中文译文:
寒风吹动房屋作响,
天将破晓尤其寒冷。
应该是北山上的风,
一夜间吹来猛烈的雪。
孤寂的人无法取暖,
身体冷得像铁一样。
只能寄望于龙骨暖炉,
苦苦地吟唱声音不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梁山一夜大雪的景象,通过寒风吹动房屋、天色凛冽的描写,展现了严寒的气候。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将自然界的寒冷与人的感受相结合,表达了孤寂幽居者在严寒中的苦楚。
诗中的"幽人"指的是居住在幽深山谷中的人,由于天寒地冻,他们无法取暖,身体冷得像铁一样。"龙具"是指一种烤火用的暖炉,寄望于它能够带来一丝温暖。诗的最后一句"苦吟声不绝"揭示了幽居者在寒冷中的痛苦,他们无法停止地吟唱,以此来寻求一丝心灵上的慰藉。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的感受的表达,抒发了人在严寒中的孤独和苦楚。同时,诗中的寒冷景象也与人的内心状态相呼应,形成了一种意境和情感的交融。尽管环境冷酷,但诗人通过吟唱表达了对温暖和宽慰的渴望,展现了人类对希望和坚持的追求。
十日广陵城里住,听君花下抚金徽。新声指上怀中纸,莫怪潜偷数曲归。
西湖南北旧游空。谁料一尊同。回首四年间事,浑如飞絮濛濛。林花谢了,明年春到。依旧芳容。惟有朱颜绿鬓,暗随流水常东。
牛斗东边窄,三吴西角深。山能醒客酒,江会冷人心。
三十年前,曾向此、舞风歌月。今依旧、江山如画,鬓须如雪。故友冥鸿随净社,旧时秋蚓横尘壁。赖庐峰、对我眼偏青,曾相识。开岫幌,携山屐。泉泻布,星飞石。为收帆舣棹,小留终日。休问重湖吹碧浪,且同五老浮琼液。待明朝、鹢首向东飞,清风力。
记红颜日、向瑶阶,得俊饮、散蓬壶。绣鞍纵骄马,故坠鞭柳径,缓辔花衢。斗帐兰釭曲,曾是振、声名上都。醉倒旗亭,更深未归,笑倩人扶。光阴到今二纪,算难寻前好,懒访仙居。近来似闻道,向雾关云洞,自乐清虚。月帔与星冠,不念我、华颠皓须。纵教重有相逢,似得旧时无。
恰好轩窗傍竹开,绝胜舞榭与歌台。枞枞甲刃丈夫立,弹压炎威不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