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两同心》

楚乡春晚,似入仙源。
拾翠处、闲随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尘。
心心在,柳外青帘,花下朱门。
对景且醉芳尊。
莫话消魂。
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
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

作者介绍

晏几道(一○三○?—一一○六?)(《唐宋词人年谱·二晏年谱》),字叔原,号小山,江西临川(今属江西)人。殊子。仁宗至和中,爲太常寺太祝(《文忠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铭》)。曾监颖昌许田镇(《山谷集》卷一六《小山集序》)。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由干宁军通判转开封府推官(《摛文堂集》卷五《通判干宁军晏几道开封府判官制》)。转管勾使院(《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八六)。几道以乐府着称,有《小山词》传世。今录诗七首。

作品评述

《两同心》是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春天楚地的美景和相思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楚乡春晚,似入仙源。
拾翠处、闲随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尘。
心心在,柳外青帘,花下朱门。
对景且醉芳尊。莫话消魂。
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
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

诗意:
《两同心》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作者身处楚乡(楚地,指古代楚国所在地,即今天的湖南、湖北地区),感受到了仙境般的美景。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情感表达,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楚乡春晚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抒发,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和满怀的情感。首先,作者通过描述自然景色来展示楚乡春晚的美丽。他以“拾翠处、闲随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尘”来形容自然的生机和美丽,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恬静和宁静的气氛。

接着,诗人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他提到“心心在,柳外青帘,花下朱门”,表达了对某个人的思念之情。他与这个人曾共赏明月,但现在却感到黄昏的苦涩和痛楚,用“好意思、恶滋味”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他在相思之处发出无限的啼痕,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伤痛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通过描绘楚乡春晚和表达作者的相思之情,诗人展示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这首诗词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内心世界的深情,展现了宋代文人豪放洒脱的风采。

  • 《赴举出山留寄山居郑参军》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 《侄孙诗》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 《宝冠寺》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 《金谷园》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 《长安路(一作韩翃诗)》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 《日出吟》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