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昔年征战处,曾经永日绝人行。
千家寂寂对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
此去临溪不是遥,楼中望见赤城标。
不知叠嶂重霞里,更有何人度石桥。
家在双峰兰若边,一声秋磬发孤烟。
山连极浦鸟飞尽,月上青林人未眠。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嚯,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嚯,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临海所居三首》是唐代诗人顾况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这是我居住的临海之地,昔日经历过征战,长久以来绝无人行。
寂静的千家对着流水,只有汀洲上的春草生长。
从这里过去临溪并不遥远,楼中可以望见赤城的标志。
我不知道叠嶂重霞之中,还有谁会经过那座石桥。
家在双峰兰若的边缘,孤烟中传来一声秋磬。
山连着极浦,鸟儿已经飞尽,青林上月亮升起,人们还未入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唐代诗人顾况生活在临海之地的情景。诗人回顾过去的战争岁月,如今的世界寂静无人。诗人观察了自然景色,只有汀洲上的春草仍然生长。诗人寄望远方的赤城,不知道谁会经过那座石桥。诗人的家靠近双峰兰若,秋天的声音在孤烟中传来。山连着极浦,鸟儿都已经飞走,月亮升起,但是人们仍未入眠。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诗人所居住的临海之地,展现了充满历史和自然意蕴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战争、寂静、春草、石桥和山水等元素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对生活的回忆。诗人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以及对远方的向往。诗词中融入了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对战争岁月的回顾,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悟,给人一种静心思考的氛围。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呈现出一种恢弘的意境。
驿奴莫问客为谁,但报房湖水石知。象鼻卷筩和月吸,凤膺横玉倚风吹。江淮消息愁端厌,关洛功名老色欺。陶写此情须会得,行厨催唤莫教迟。
物外慵轩,闲居放坦无为作。无为作。自然期约。心肾相交错。二气成形,结就灵丹药。灵丹药。银霞覆却。展起腾云脚。
几度看云眼欲穿,不应气数总关天。去年兵又今年旱,守也於民自豪缘。
铁江泥泥,其流长深。奕奕新堂,有书有琴。有桥在高,有梓于阴。君子庆只,少伊氏之覃。宜尔家屋,和乐且湛。铁江汤汤,其流深长。奕奕新堂,凤鸣于阳。左书右琴,其椅其桐。君子居止,嘉宾式燕以庆。子孙乐只,寿考不忘。
昨闻曹两府,河上遇游仙。驻跸钱塘后,结庵庐阜边。焚香观御帖,洗盏酌神泉。雁足传书日,伤心已百年。
莫认双林是佛林,禅栖无地亦无金。塔前尽礼灰来相,衲下谁宗印了心。笠象胤明双不见,线源分派寸难寻。吾师觉路余知处,大藏经门一夜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