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仙湖能几日,尘沙变尽形容。
夜来月冷露华浓。
都忘茅屋下,但记画船中。
两岸绿阴犹未合,更须补竹添松。
最怜几树木芙蓉。
手栽才数尺,别后为谁红。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临江仙(潮惠道中)》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见仙湖能几日,
尘沙变尽形容。
夜来月冷露华浓。
都忘茅屋下,
但记画船中。
两岸绿阴犹未合,
更须补竹添松。
最怜几树木芙蓉。
手栽才数尺,
别后为谁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仙湖的怀念之情。诗人说不见仙湖已经过去了几日,尘沙已经完全改变了原貌。夜晚来临,月亮冷冷地照耀着,露水浓密而华美。诗人忘记了茅屋的琐碎,只记得画船的情景。
诗中提到两岸的绿荫还没有完全合拢,需要补上一些竹子和松树。最让诗人怀念的是几棵木芙蓉,他亲自种下并用手护理,如今不知为了谁而盛开。
这首诗以忆古怀人的情感表达了对美景和过往的思念之情。仙湖是诗人心中的美好回忆,但现实中已经发生了变化,尘沙掩盖了昔日的美景。夜晚的冷月和浓密的露水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茅屋的琐事被遗忘,只有画船的记忆仍然清晰。
诗人在诗中提到两岸的绿阴还未完全合拢,需要补充一些竹子和松树,这可以理解为对生活的期待和美好的向往。最后,诗人怀念几棵木芙蓉,这些花木是他亲手栽培的,但现在他离开了,不知道是为了谁而盛开。
整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美景和过往时光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诗人使读者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变迁,同时也唤起了对美好回忆和憧憬未来的情感。
与君三春别,成此一会期。清言美无度,离绪俄相遗。况复在丘园,俱无冠带縻。逶迤下泽游,皎洁艳阳时。桃红媚墟圃,竿绿遍川坻。覆觞申宿恋,开秩问新知。澄怀悟渊泳,脱迹仰冥飞。幸同赏心遇,白首永无违。
(古有理王,能守清一以致无刑,故为《至理》之诗一章三韵十二句)理何为兮,系修文德。加之清一,莫不顺则。意彼刑法,设以化人;致使无之,而化益纯。所谓代刑,以道去杀。呜呼呜呼!人不斯察。
多少沈檀结筑成,望仙为号倚青冥。不知孔氏何形状,醉得君王不解醒。
横截春流架断虹,凭栏犹思五噫风。今来未必非梁孟,却是无人断伯通。
玉娥入月云钩衣,素裙雪绡云畔垂。三山老仙不倦舞,霓裳半在秋江举。谢郎解取澄江拟,飞下高城化清泚,朝元环佩玉玲珑,天风吹落人间耳。六月夸父暍将死,一吸澜翻九河水。蟾乡换入石泉中,古柳阴前授琼几。清泉无苦多酌我,空洞麟肠已行舸。穷源直上翠微峰,小段参差绣岭宫。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