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柳疏疏人悄悄,画楼风外吹笙。
倚阑闻唤小红声。
熏香临欲睡,玉漏已三更。
坐待不来来又去,一方明月中庭。
粉墙东畔小桥横。
起来花影下,扇子扑飞萤。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临江仙(佳人)
烟柳疏疏人悄悄,
画楼风外吹笙。
倚阑闻唤小红声,
熏香临欲睡,
玉漏已三更。
坐待不来来又去,
一方明月中庭。
粉墙东畔小桥横,
起来花影下,
扇子扑飞萤。
中文译文:
临江仙(佳人)
烟柳稀稀落落,人们悄悄无声,
画楼之外风吹笙声。
倚在栏杆上听到小红的叫声,
熏香闻到已经想睡,
玉漏已经敲过三更。
坐在这里等待,然而来来又去,
庭院中只有一轮明月。
粉墙东边有一座小桥横跨,
起身时花影下,
扇子拍打着飞舞的萤火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的夜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展现了一种静谧、幽雅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烟柳稀疏、人静无声的情景,画出了一个安静的夜晚。诗中的画楼、笙声、小红的叫声等细节,增添了诗意的层次和画面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江边夜晚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安静而宁静的夜晚。诗中的烟柳、画楼、笙声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幽雅的画面,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将读者带入到这个场景中,感受其中的静谧和美丽。整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一种宁静、幽雅的感觉,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当初北涧别,直至此庭中。何意闻鞞耳,听君枝上风。
十日九风雨,一春三别离。予嗟吟骨瘦,子亦坐诗痴。
熙熙春景霁,草绿春光丽。的历乱相鲜,葳蕤互亏蔽。乍疑芊绵里,稍动丰茸际。影碎翻崇兰,浮香转丛蕙。含烟绚碧彩,带露如珠缀。幸因采掇日,况此临芳岁。
娲石补天玻璃声,遇坎为雨离为晴。金乌玉兔旁午出,百二十官称常明。下土臣敢再拜问,谁主风催民耕。天江津河尾北见,玉井水浆参左横。胡为汤旱龟土坼,胡为尧水鱼头生。孰令赤地星丈许,吭扼雷公仍背抚。孰令河鼓塞银潢,勺水线流不轻与。孰令卷舌自张翕,孰令天鸡自飞舞。云
国启重雍祚,天推太极尊。夏祠今化石,尧母旧题门。不待寒泉养,空流渭水恩。烝哉王者孝,别庙奉姜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