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仙源无觅处,刘郎鬓欲成丝。
兰昌千树碧参差。
芳心应好在,时复问蜂儿。
报到洞门长闭着,只今未有开时。
杏花容冶没人司。
东家深院宇,墙外有横枝。
《临江仙 桃花》是元代刘秉忠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别仙源无觅处,
刘郎鬓欲成丝。
兰昌千树碧参差。
芳心应好在,
时复问蜂儿。
报到洞门长闭着,
只今未有开时。
杏花容冶没人司。
东家深院宇,
墙外有横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诗人离别故乡和亲人的心情。首先,诗人表达了离别后无法找到故乡的感叹之情,仙源在哪里已不可知。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因思念而白发渐生的情景,刘郎指代诗人自己。然后,诗人以景物描写增强了对故乡的思念,兰昌的千树桃花在碧绿的背景下参差有致。接着,诗人自问自答,表示自己的芳心依然在,不断询问蜜蜂是否带来了关于家乡的消息。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绘了洞门紧闭、杏花无人赏识的景象,暗示着诗人无法回到故乡,无法欣赏家乡的美景。最后,诗人提到东家深院宇,墙外有横枝,揭示了诗人在他的新居中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写景物和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在描绘离别的同时,诗人也反映了他在新环境中的孤独和无奈。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情而细腻,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自问自答的形式,增强了离别的哀愁和无奈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手种梅无恙,苍苔满树身。可怜开较早,不待远归人。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重楼燕子隔天涯,五柳阴疏未聚鸦。十日春寒淹雨雪,几番风信到梨花。横塘水长听莺处,小巷泥深卖酒家。多少朱门咽弦管,沉香火底按琵琶。
自笑荒才非世用,功名都付悠悠。断肠怕上夕阳楼。萧萧枫叶下,漠漠苇花秋。日月未知忙底事,东生又复西流。古人不见使人愁。秋兰无处采,流水满芳洲。
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泉石虽堪恋,行人不愿看。
路入永宁方午阴,禅师聊复坐沉吟。欲将门外葫芦水,倒作田间三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