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临江仙(与同官饮于海棠花下,烧烛照花即席赋)》

自有天然真富贵,本来不为人妍。
谨将醉眼著繁边。
更擎高烛照,惊搅夜深眠。
花不能言还自笑,何须有许多般。
满空明月四垂天。
柳边红沁露,竹外翠微烟。

作者介绍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临江仙(与同官饮于海棠花下,烧烛照花即席赋)》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有天然真富贵,本来不为人妍。
谨将醉眼著繁边。更擎高烛照,惊搅夜深眠。
花不能言还自笑,何须有许多般。
满空明月四垂天。柳边红沁露,竹外翠微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与同僚在海棠花下饮酒时的场景。诗人魏了翁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了自身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人生的领悟。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述海棠花、月亮、柳树和竹子等元素,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诗的前两句“自有天然真富贵,本来不为人妍。”表达了自然之美的独立与本真,与世俗的繁华之美有所区别。接着,诗人通过自己醉眼望向花的边缘,并点燃高烛照亮,破坏了夜晚的宁静,但也唤醒了深睡的心灵,表达了对于自然之美的珍视和赞美。

诗的后两句“花不能言还自笑,何须有许多般。满空明月四垂天。”描述了海棠花的娇艳美丽,虽然它们无法言语,但在诗人的眼中,它们仿佛在自嘲地微笑。诗人认为,花朵的美丽不需要多种多样的修饰,而是自然而然的本真之美。最后两句描绘了夜空中明亮的月亮,给人一种宽广和安详的感觉。柳树旁的红露和竹外的翠烟,增添了一丝幽雅和静谧的氛围。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自然景物,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于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美好。

  • 《卜算子 和师韵》

    业重多思算。岂悟爻和象。深谢风仙特地来,便把顽遇唤。忿怒常思难。性烛须教灿。真乐真欢散尽愁,师弟常为伴。

  • 《戏画古松真清斋前》

    轮囷复离奇,不柏亦不栗。吾庐非夏社,嘉树伊谁植。刳心谢吹嘘,强骨余霹雳。峥嵘历风霜,偃蹇岂朝夕。客从何方来,一睹心眼惑。怪此苍蛟龙,落莫依屋壁。不知造物工,输写入笔刀。轻明绝织埃,冥晦滴浓墨。皮坚皵鳞甲,叶老攒矛战。古工予不师,挥扫恣淋沥。盘礴醉且狂,讵识

  • 《虞美人 用李后主韵二首》

    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年光老去才情在。惟有华风改。醉中幸自不曾愁。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

  • 《雪中过在伯》

    北风一夜吹成雪,城东城西人断绝。冒寒各有晨独起,不畏风吹骨欲折。刍薪价高瓶粟竭,妻子亦作异县隔。微官本为饥寒计,到底却如生事拙。奈何曾不此为忧,政尔发声歌应节。岂惟入地绝遗蝗,便想连天摇宿麦。寒厅逼仄碍眼界,古岸宽平可车辙。宁能不见戴安道,我无逸兴须渠发。

  •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 《江皋》

    翠微春更湿,烟雨欲无山。白鹭一溪影,桃花何处湾?渔村疏竹外,古渡夕阳间。田父不相识,相随谷口还。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