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临江仙(簪花屡堕戏作)》

鼓子花开春烂漫,荒园无限思量。
今朝拄杖过西乡。
急呼桃叶渡,为看牡丹忙。
不管昨宵风雨横,依然红紫成行。
白头陪奉少年场。
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长。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临江仙(簪花屡堕戏作)》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簪花屡堕戏作,意为用花簪戏弄花朵,比喻作者对花朵的玩赏心情。

鼓子花开春烂漫,荒园无限思量。这里描绘的是春天花开的景象,荒园中花朵盛开,给人以无限的思考空间。

今朝拄杖过西乡,急呼桃叶渡,为看牡丹忙。这几句描述的是作者在乡间散步的情景,他紧紧拄着拐杖,急切地呼叫船夫,希望能过河去看牡丹花,显示了他对美的追求和激情。

不管昨宵风雨横,依然红紫成行。这两句表达了即使经历了风雨的洗礼,花朵依然保持着美丽和繁盛。

白头陪奉少年场,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长。这里表达了作者年事已高,但他仍然对美的追求不减,白发下的他依然陪伴在年轻人的欢场之中,一支花簪却承受不住他的热情,甚至长到帽檐之上。

这首诗词以描写花朵的美丽和盛开为主题,通过作者对花朵的追求和对美的执着,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不分年龄和境遇,即使岁月已经过去,内心的激情和热爱依然不减。诗中的花朵也可以被视为作者自身的写照,纵使经历了风雨沧桑,依然能够保持美丽和繁盛。

这首诗词描绘了辛弃疾对美的执着追求、无论年事已高依然保持热情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浓烈的人生情感。

  • 《秋晚杂兴》

    置酒何由办咄嗟,清言深媿淡生涯。聊将横浦红丝磑,自作蒙山紫笋茶。

  • 《即席》

    家住丛台旧,名参绛圃新。醉波疑夺烛,娇态欲沈春。伴雨聊过楚,归云定占秦。桃花正浓暖,争不浪迷人。

  • 《上李丈尚书》

    天孙司经纬,专巧上帝旁。星缕日月针,几经补苍苍。弭节游人间,帝服无文章。寒女一机素,未知作衣裳。再拜愿祈巧,精神通渺茫。但恐云车回,虚无往路长。

  • 《题文与可墨竹(并叙)》

    故人文与可为道师王执中作墨竹,且谓执中勿使他人书字,待苏子瞻来,令作诗其侧。与可既没八年而轼始还朝,见之,乃赋一首。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诗鸣草圣余,兼入竹三昧。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予最。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谁云死生隔,相见如龚

  • 《争族侄入幕》

    冲寒谒子陵,好挹钓台清。若遇多梅处,须宽半日程。少年先器识,实地作功名,太守贤明甚,当如事父兄。

  • 《过采石有感》

    短衣射虎早霜天,叹息南山又七年。唾手每思双羽箭,快心初见万楼船。平波漫漫看浮马,高柳阴阴听乱蝉。明日重寻石头路,醉鞍谁与共联翩?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