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空山吹玉笛,壮怀酒醒心惊。
四更霜月太寒生。
被翻红锦浪,酒满玉壶冰。
小陆未须临水笑,山林我辈钟情。
今宵依旧醉中行。
试寻残菊处,中路侯渊明。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临江仙(醉宿崇福寺,寄祐之弟,祐之以仆醉先归)》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要在空山吹奏玉笛,醒来后心情惊疑。
在四更时分,寒霜和明月一起降临。红色的涟漪被翻动,酒满了冰凉的玉壶。
小陆不必站在水边嬉笑,山林中的我们深深相爱。
今夜依然醉醺醺地行走。试着去找残存的菊花,像侯渊明一样坚持中道。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醉酒之人的心情和思绪。诗人不希望在寂静的山林中吹奏玉笛,因为他担心自己醒来后会感到迷惑和恐惧。在深夜的时候,冷霜和明亮的月光一同降临,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他心中的涟漪被酒的影响翻动,酒满了他手中的冰凉玉壶。诗人告诉小陆不要在水边嬉笑,因为他们这些在山林中的人已经深深地相爱了。今夜,他依然醉醺醺地行走。他试图寻找残存的菊花,象征着他希望在人生中能坚持中道,就像古代文人侯渊明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以醉酒者的视角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寂静的山林、寒冷的月夜和醉意的内心,表达了对生活的沉思和感慨。他在酒的陶醉中,对人生的迷茫和心灵的震撼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诗中的红锦浪和玉壶冰则通过形象的描绘,增加了对酒的感觉和意境的表达。最后,诗人试图通过寻找残存的菊花,借用侯渊明的形象,寄托了他对坚持中道和追求真实的信念。
整首诗词以醉酒、山林和追求真实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示了作者辛弃疾的独特情感和思想。这首诗词在形象的描写和意境的表达上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青青陌上草,秋徂故应省。疾风试飘叶,寒露犹湛颍。冰霜来无时,尔命讵坚永。滋蕃奈尔何,咄咄临此景。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公之相攸,孔乐于许。其原朊朊,其川于于。有芃禾麻,有京稷黍。薮焉麋麕,渚焉鲂鱮。有李有桃,有柘有檀。树我之园,令居则安。
受用十三诗,不离方寸地。门外自风波,行之以无事。
小舟初具似渔家,一曲清溪便可夸。垂钓便能升跃鲤,归篙时复带栖鸦。园亭不扫心长静,水竹无多镜自华。暇日傥来同笑语,书囊诗卷未应涯。
同云密布。撒梨花、柳絮飞舞。楼台诮似玉。向红炉暖阁院宇。深庭广排筵会,听笙歌犹未彻,渐觉轻寒,透帘穿户。乱飘僧舍,密洒歌楼,酒帘如故。想樵人、山径迷踪路。料渔人、收纶罢钓归南浦。路无伴侣。见孤村寂寞,招颭酒旗斜处。南轩孤雁过,呖呖声声,又无书度。见腊梅、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