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临江仙》

东野亡来无丽句,于君去后少交亲。
追思往事好沾巾。
白头王建在,犹见咏诗人。
学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载不干身。
酒筵歌席莫辞频。
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作者介绍

晏几道(一○三○?—一一○六?)(《唐宋词人年谱·二晏年谱》),字叔原,号小山,江西临川(今属江西)人。殊子。仁宗至和中,爲太常寺太祝(《文忠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铭》)。曾监颖昌许田镇(《山谷集》卷一六《小山集序》)。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由干宁军通判转开封府推官(《摛文堂集》卷五《通判干宁军晏几道开封府判官制》)。转管勾使院(《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八六)。几道以乐府着称,有《小山词》传世。今录诗七首。

作品评述

《临江仙》是一首宋代晏几道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野亡来无丽句,
于君去后少交亲。
追思往事好沾巾。
白头王建在,
犹见咏诗人。
学道深山空自老,
留名千载不干身。
酒筵歌席莫辞频。
争如南陌上,
占取一年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晏几道对往事的追思和自省,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在东野失去了创作灵感,无法写出美丽的诗句,而且朋友们也随着离去,交情变少。他沾湿了巾帕,留恋着回忆。然而,王建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仍然在,他依然能看到热爱诗歌的人。晏几道认为学习修道的人,虽然深居山中,但他们自己变老了却没有真正影响到后世,他们的名字千年来一直存在。晏几道表示,宴会上的酒宴和歌唱不能频繁辞别,但它们不能与在南陌上占据整个春天的诗歌相提并论。

赏析:
《临江仙》表现出晏几道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诗歌的热爱。诗人在诗中透露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困惑和失落,同时也对友谊的疏远感到遗憾。他追忆往事,用湿巾来象征他对过去的留恋和感动。对于王建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是诗人们的见证者,他能够看到那些热爱诗歌的人。晏几道通过对学道者的描绘,强调了修道者对后世的影响力和他们的精神价值。最后,晏几道呼吁不要轻易放弃欢乐的宴会和娱乐,但他认为诗歌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够占据整个春天,传递美好和永恒的意义。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通过对时间、友谊和诗歌的思考,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诗歌的永恒价值。

  • 《梅花 十二》

    庭院春日迟,风回翠鸾舞。谁倚玉阑干?摇动燕脂雨。

  • 《丙午新正书怀十首》

    俗情如絮已泥沾,因病偷闲意属厌。鹏鷃相安无可笑,熊鱼自古不容兼。灰藏榾柮多时暖,雪压蔓菁满意甜。温饱闭门吾事办,异时书判指如签。

  • 《道民金氏居》

    碧港虽通邑,红尘不到门。桑麻唐社门,鸡犬晋桃源。山远云千点,天宽月一轩。居人非隐者,吾欲叫东园。

  •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 二》

    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垧林。饮饯野亭馆。分袂澄湖阴。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回塘隐舻栧。远望绝形音。

  •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共城十吟·其二曰春郊闲步》

    病起复惊春,携筇看野新。水边逢钓者,垅上见耕人。访彼形容苦,酬予家业贫。自惭功济力,未得遂生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