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邻女》

君嫌邻女丑,取妇他乡县。
料嫁与君人,亦为邻所贱。
菖蒲花可贵,只为人难见。

作者介绍

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亦中第,乃同归越中。时国家承平,献乐府十章,帝甚悦。累历达官,终国子博士。其诗敢于抨击统治阶级的腐化昏庸,能够反映民间疾苦。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作品评述

《邻女》是唐代诗人刘驾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一个君子嫌弃邻家女子相貌丑陋,选择娶了别处县城的女子,可是那个女子同样也被邻里视为卑贱。诗人以菖蒲花作为隐喻,表达了珍贵之物因为难以得见而显得更为宝贵的意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君嫌邻女丑,
取妇他乡县。
料嫁与君人,
亦为邻所贱。
菖蒲花可贵,
只为人难见。

这首诗表达了对外貌的儿时琐碎嫌弃,以及婚姻选择受到邻里眼光的影响。诗人通过邻女和县城女子的比较,讽刺了人们对外貌的追求和对他人评判的无奈。最后,诗人以菖蒲花比喻人们往往认为稀缺之物才更有价值,暗示了美丽与珍贵之间的微妙关系。

这首诗意融情诗于议论,用简洁而富有隐喻的语言,呈现了作者对美丑、婚姻和社会评判的思考。同时,通过将邻女与菖蒲花相对照,还折射出了人们对难得品质的渴望和珍视。整首诗以简洁的形式,直接表达了社会现象中的不公与偏见,展示了唐代社会对于外貌、阶级和地位的重视程度。

  • 《冬夕》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 《捣练子》

    红粉里,绛金裳。一卮仙酒艳晨妆。醉温柔,别有乡。清暑殿,藕风凉。鸡头擘破误君王。泣梨花,春梦长。

  • 《红梅 其八》

    洞天窅窅无人到,白日丹光出树林。仙子竟忘食玉法,笑迎春色绿云阴。

  • 《题刘氏所藏展子虔感应观音二首》

    人间犹有展生笔,佛事苍茫烟景寒。常恐花飞蝴蝶散,明窗一日百回看。

  • 《春日杂兴》

    更事多来见物情,世间常恨太忙生。花开款款宁为晚,日出迟迟却是晴。

  • 《万松亭(并叙)》

    麻城县令张毅,植万松于道周以芘行者,且以名其亭。去未十年,而松之存者十不及三四。伤来者之不嗣其意也,故作是诗。十年栽种百年规,好德无人助我仪。(古语云:一年之计,树之以谷;十年之计,树之以木;百年之计,树之以德。)县令若同仓庾氏,亭松应长子孙枝。天公不救斧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