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人玉树向风前,明月中秋动隔年。
胜处杯中忘尔汝,几回纸上落云烟。
已能命驾来吴苑,未许回舟指霅川。
顾我从来无此客,渔蓑那得恋江边。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林子长见访泊舟姑苏台下有诗因次其韵》
中文译文:
在姑苏台下,我常常去看望那位长得像林子一样优雅的姑娘。她如玉树般向风摇曳,明亮的月光定格在中秋的时刻,隔了一年又一年。我在美景之中,忘记了自己,忘记了你,几次思念在纸上化作了飘散的云烟。我已经有了勇气,来到吴苑,但还没有得到回程的船只指引,指向霅川。我望着自己,从来没有这样的客人,鱼篓里的蓑衣怎能留恋江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一个姑娘的深情思念。诗人以自然景物和季节变化作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姑娘的思念之情。他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一直思念着姑娘,但却无法与她相聚。诗中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姑苏台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季节变化,将诗人的思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玉树、明月等形象的描绘,凸显了姑娘的美丽和诗人对她的倾慕之情。诗人用杯中胜处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表示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全心全意地思念着姑娘。诗中还出现了纸上落云烟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多次思念的心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渴望,他已经到了吴苑,但却没有回程的船只,无法回到姑娘身边。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思念之感。
画屏展尽一山川。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七月坐凉宵,金波满丽谯。容华芳意改,枕席怨情饶。锦字沾愁泪,罗裙缓细腰。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父兄未老先亡过。已后不须发课。决定轮排到我。生死如何躲。悟来便做**麽。一任人猜心破。认正个中些个。有分携云朵。
青山北去连天会,绿水东流到八闽。何必此中分界限,普天率土尽王臣。
南国蜚声,三鳌孕粹,中兴循吏称首。官在中都,斑参玉笋,妙简帝心应久。长材已试,名字向、金瓯先覆。貂冕冠蝉载服,鸾台凤池荣簉。年年桂觞介寿。正江梅、犯寒时候。料想舞僮歌女,翠鬟依旧。富贵人间罕有。任鼎沸笙箫对樽□。稳步堤沙,高攀禁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