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灵壁道傍怪石》

饱闻兹山产奇石,东南宝之如尺璧。
谁知狼藉乱如麻,往往嵌空类鑱刻。
长安东风万岁山,搜抉珍怪穷人间。
汴流一舸载数辈,径上艮岳增孱颜。
当时巧匠斲山骨,寘之河干高突兀。
干戈动地胡尘飞,坐使奇材成弃物。
君不见黄金横带,不数台城拜三品。
只今零落荒草中,万古凄凉有遗恨。
木人漂漂不如土,坐阅兴亡知几许。
行人沉叹马不前,石虽不言恐能语。

作者介绍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灵壁道傍怪石》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说这座山产出奇特的石头,
东南之地的宝物就像美玉一样珍贵。
谁曾知晓这些石头杂乱无章,犹如麻纺,
时常镶嵌于空空如也的山壁上,仿佛雕刻精细。
长安城东的春风吹拂着万岁山,
人们搜寻着珍奇怪石,穷尽一生。
汴水上的船只载着几代人,
沿着小径来到高耸的岳山,颜色渐渐苍白。
当年巧匠凿开山骨,
将它们置于河岸高处,突兀而耸立。
战争的刀兵动荡,胡人的尘土飞扬,
使得这些奇材成为被抛弃的废物。
难道你没有看见那些镶嵌着黄金的腰带,
计算着拜见三品官位的城池不计其数。
如今它们零落在荒草之间,
万古的凄凉中有着遗憾之情。
木雕人物漂浮不如泥土之上,
坐看兴亡变迁,知晓多少?
行人们沉重地叹息,马儿不前进,
尽管石头不言语,却能感受到它们的声音。

诗意和赏析:
《灵壁道傍怪石》以描绘奇石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对奇石的景仰和对历史兴衰的思考。诗中以长安和汴水为背景,揭示了奇石的珍贵和被人们珍视的程度。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时间消逝的感慨与遗憾。他用形容词描绘了怪石的形态和特点,展示了它们的独特之处。诗人还通过对黄金腰带和官职的描述,暗示了权势和富贵的虚幻与转瞬即逝。最后,诗人通过行人的叹息和马的停顿,以及石头的沉默,表达了时间的长河和历史的沧桑,以及人们对之的思考和回忆。

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感悟,展示了作者对奇石和历史的审视与思考,引发读者对时间、兴衰和珍贵事物的思考。

  • 《送舒殿丞》

    紫盖亭亭秀荆渚,股分采水穿林莽。尚想当年老阿瞒,燕骑蛇予走先主。

  • 《赠萧少府》

    上德如流水,安仁道若山。闻君秉高节,而得奉清颜。鸿渐升仪羽,牛刀列下班。处腴能不润,居剧体常闲。去诈人无谄,除邪吏息奸。欲知清与洁,明月照澄湾。

  • 《赠吴太博二首》

    银兔频年滞使麾,曲台犹掌一王仪。四巡奏颂推严笔,千牍程书入汉帷。驷里飞觞酣玉液,天街叠鼓候金羁。前期侍从丹涂地,秘殿螟风拂翠緌。

  • 《误国权臣第三》

    苍生倚大臣,此风破南极。开边一何多,至死难塞责。

  •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宿觉庵》

    公说曹溪事,经今六百年。庵基平地筑,碑记远人传。种竹初遮日,蔬岩只欠泉。自当居鼎鼐,岂在学修禅。

  • 《还成都》

    匹马关山不自怜,归来巾几更萧然。剑门南北等为客,木偶东西聊听天。未省繁华宽旅思,可将奔走负流年。夜凉早梦秋风起,催上山阴万里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