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其箕子国,来拜观音山。
迢迢万里外,了了一见閒。
风波任浩荡,云月自往还。
莫怪图三笑,我非元亮班。
《灵济庵会高丽僧全息庵八句遗之》是宋代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生在箕子的国度,前来朝拜观音山。
迢迢万里之外,终于见到了闲暇。
风波随波涛起伏,云月自由往来。
请勿因为图谋三笑,我并非元亮班。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陈著访问箕子国(高丽)的经历和对观音山的敬意。他经历了漫长的旅程,终于抵达目的地,感到非常的宁静和满足。诗人描绘了风浪的起伏和云月的自由,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与开放自由的态度。最后,陈著解释了他的笑声并表示自己不是元亮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陈著对箕子国和观音山的敬重之情。他用"迢迢万里"形容了长途跋涉的旅程,突显了他对目的地的期待和努力。"了了一见闲"则传达了他在观音山见到闲适与宁静的心情,暗示了他对灵性与心灵的追求。通过描绘风浪和云月,诗人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的起伏相联系,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超然态度。
最后两句"莫怪图三笑,我非元亮班"则是陈著的自述和辩解。他解释了他的笑声,并表示自己并非元亮班,可能是为了回应一些人对他的误解或批评。这种自我辩解的姿态,展示了陈著的自信和独立思考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旅程、自然和个人态度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时,陈著通过自述和辩解,展示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态度。这首诗词在简洁明快的语言中融入了对自然、人生和个人追求的思考,给读者留下深思与启发。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日照孤云作彩霞,帝乡风送去天涯。野人遥望归何处,万里峨嵋便是家。
钟声如一寺,林影望还分。径转塔才见,轩开溪共闻。相过成晚步,分坐见秋云。诗卷娱禅暇,晴窗花气熏。
面瘦颊凸,眉棱眼深。默亡所住,妙在而今。鳞潜寒水,鹤梦月林。应声应色分身也,拍手家家观世音。写出梦中身,你道真不真。槁寒秋在眼,渊默醭生唇。道环谁谓无象,空谷自来有神。父子不传些子妙,白首侬家老斲轮。
信笔挥成五七言,敲门岂复作推门。江河自有长流势,斧凿俱无未没痕。雨带客愁横白帝,风吹闺怨入乌孙。公于乐府有余思,更为杨妃赋所冤。
与君为别几清秋,鸿雁来时辄上楼。今日倚楼无雁过,断肠风水隔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