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鼓夜寒,垂灯春浅,匆匆时事如许。
倦游欢意少,俯仰悲今古。
江淹又吟恨赋。
记当时、送君南浦。
万里乾坤,百年身世,唯有此情苦。
扬州柳,垂官路。
有轻盈换马,端正窥户。
酒醒明月下,梦逐潮声去。
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
教说与。
春来要寻花伴侣。
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尧章,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噩,高宗绍兴进士,歷新喻丞,知汉阳县,卒于官(《宋史翼》卷二八)。夔孩幼随父宦,继居姊家,往来沔、鄂近二十年(本集《以长歌意无极好爲老夫听爲韵奉别沔鄂亲友》)。孝宗淳熙间客湖南,识闽清萧德藻。德藻以其兄子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居与白石洞天爲邻,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其卒年约爲宁宗嘉定十四年。夔诗词均自成一派。诗格秀美,爲杨万里、范成大等所重;词尤娴于音律,好度新腔,继承周邦彦的词风,在当时和后世词人中有较大影响。晚年自编诗集三卷,已佚。今存《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诗说》等。事见夏承焘《姜白石繫年》,《宋史翼》卷二八有传。 姜夔诗,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白石道人诗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到》影印清干隆水云渔屋刊本(简称四部丛刊本),并酌校清嘉庆石门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玲珑四犯》是一首宋代姜夔的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夜晚听到箫鼓声时所感受到的情绪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叠鼓夜寒,垂灯春浅,
匆匆时事如许。
倦游欢意少,俯仰悲今古。
江淹又吟恨赋。
记当时、送君南浦。
万里乾坤,百年身世,
唯有此情苦。
扬州柳,垂官路。
有轻盈换马,端正窥户。
酒醒明月下,梦逐潮声去。
文章信美知何用,
漫赢得、天涯羁旅。
教说与。春来要寻花伴侣。
诗意和赏析:
《玲珑四犯》通过描绘夜晚的叠鼓声和垂下的灯火,表达了作者对光阴匆匆、时光易逝的感叹。他感到自己在旅途中疲倦,欢乐的心情渐少,对过去和现在的悲伤感觉交织在一起。提到了江淹(指晋代文学家谢灵运)吟诗抒怀的事情,回忆起过去与友人在南浦的离别。诗中提到了万里乾坤和百年身世,强调了个人的微小和渺茫,唯有情感的苦痛是真实而重要的。扬州柳和垂官路是地名,描述了繁华的场景和官员的行列。在酒醒时,明亮的月光下,梦境随着潮水的声音飘散而去。最后,作者思考了文章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漫长的旅途和流浪生活,他希望春天能够找到一个花朵伴侣来分享欢乐。
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又展现了对美好事物和诗文创作的追求。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情感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通过景物和意象的交融,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现实世界的回响。整体上,这首诗词既有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又有对美好事物和情感追求的渴望,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和哲理思考。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德山临济,棒喝徒施。不传之妙,於汝何亏。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学者多自贤,鲜肯事师友。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动言无媿作,未知果然否。寡过云未能,先圣欣善诱。凛凛孟氏言,几希异禽兽。参乎病知免,遂使启足手。宁知起易箦,又在此段后。吾侪况小人,气质素凡陋。以其所以养,孝道亦何有。勉前类水马,立处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