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早仍知孝,夫贤自不贫。
事姑如事母,忧物胜忧身。
凤诰恩荣渥,鸠桑德意均。
孺哀声不绝,泪柏不成春。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令人王氏挽词》是宋代楼钥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令人王氏挽词
嫁早仍知孝,
夫贤自不贫。
事姑如事母,
忧物胜忧身。
凤诰恩荣渥,
鸠桑德意均。
孺哀声不绝,
泪柏不成春。
译文:
年幼嫁人却懂得孝敬,
丈夫贤良自然不会贫穷。
待亲姑如待慈母一般,
对家务之忧愁胜过对自身的忧虑。
能得到凤冠诰命的荣宠,
和鸠桑的美好意愿同样均等。
孺慕之哀声不停,
眼泪湿润的柏树无法将春天带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妇女在婚姻中的境遇和情感。诗人描述了一个年幼而早嫁的女子,她明白孝顺的重要性,而她的丈夫也是贤良之人,因此她不会过上贫困的生活。她对待亲姑就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家务的忧虑超过了对自身的忧虑。
诗中提到了凤冠和鸠桑,凤冠是古代女子结婚时所佩戴的头饰,象征着荣耀和尊贵。鸠桑则是比喻夫妻之间的美好意愿和一心一意的相守。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表达了女子在婚姻中得到了社会地位的提升和幸福感。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一些悲哀之情。孺慕之哀声不绝,泪水湿润的柏树无法将春天带来,暗示着女子内心深处的忧愁和无奈。她的声音和眼泪无法改变现实,也无法改变她在婚姻中的境况。
赏析:
《令人王氏挽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女子在婚姻中的命运和情感体验。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女子对婚姻的期望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悲凉,使整首诗更加丰富而动人。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情感和意境,展示了宋代妇女在封建社会中的处境和内心体验,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