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高峰南北两浮图,桂隐相看四载余。
休怪出关犹从我,有诗处处得侬居。

作者介绍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是宋代张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灵芝寺是一个避暑胜地,我携带着茶具来到这里,与湖水相互辉映,共同创造了十个绝妙的景观。高峰在南北两岸耸立,桂树静静地相互凝视了四个季节。不要奇怪我远离尘嚣,仍然出关游历,因为我在每一个有诗意的地方都能找到我心灵的归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灵芝寺度过避暑时的情景。诗人带着茶具来到这个僻静的寺庙,与湖水相伴,共同创造了十个美丽的景观。南北两侧的高峰屹立,桂树静谧地凝视着四季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他在每个有诗意的地方都能找到内心的安宁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灵芝寺的美景和诗人的心境。诗人选择避暑的地方是灵芝寺,这里的环境宜人,让人远离尘嚣,感受大自然的宁静。茶具的携带表明诗人追求精神的滋养,他在这个环境中品味茶香,与湖水相对,共同创造了十个绝妙的景观。描绘高峰和桂树是为了突出诗人所处的环境,高峰耸立,桂树静谧,与诗人的内心境界相呼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意生活的追求,他认为只要心灵宁静,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

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心灵的交融的追求,以及对诗意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对宁静与安宁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诗歌创作和诗意生活的热爱。这首诗词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向读者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思考和向往。

  • 《闲趣》

    饭满七缀钵,香凝百衲窗。雨声酣晓枕,灯烬落秋釭。疾竖元知遯,天魔亦已降。超然对儿子,未媿鹿门庞。

  • 《次约山赋杏花韵》

    名花韵在年晴初,雨沁胭脂脸更敷。蒲驿莫妨娱刺史,锦坊岂不胜中书。时无艳曲临轩纵,公莫巍坛韫匮沽。春老绿阴春子近,东风来往一吹嘘。

  • 《陈正叔县尉见示所著诗文以诗谢之》

    文章千古一毫端,妙处工夫到底难。春色无边知造化,海风不断识婆澜。看君健笔凌霄汉,照我清窗醒肺肝。宝剑莫忧人未识,光荒须动斗牛寒。

  • 《道者寮成人为书额拟成一诗》

    寮额高悬太守书,方盘炯炯连三珠。唐贤正笔久寥落,忽此相遇南海隅。是寮今虽茅草新,元是东邻寒士居。士贫更在玉川上,三间破尽四壁无。我借得这稍营葺,洒扫共费十日馀。竹窗挂处青山入,水色坐照发与肤。焚香下帘百念静,虽未得道道不殊。假道为名亦道者,窃复慕道名岂虚。

  • 《赣士曾兴宗字光祖以其居篔谷图来求诗》

    高人心虚万物宗,家世常以仕易农。买山本爱坡上竹,手种已偃岩前松。瀑泉三伏凛冰雪,谷声火里酣笙镛。了知自是一丘壑,不与金精为附庸。

  • 《题鱼尊师院》

    老子堂前花万树,先生曾见几回春。夜煎白石平明吃,不拟教人哭此身。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