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菱》

钜野韶光暮,东平春溜通。
影摇江浦月,香引棹歌风。
日色翻池上,潭花发镜中。
五湖多赏乐,千里望难穷。

作者介绍

李峤,字巨山,赵州贊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臺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庐州。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菱》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宜人的环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钜野韶光暮,
东平春溜通。
影摇江浦月,
香引棹歌风。
日色翻池上,
潭花发镜中。
五湖多赏乐,
千里望难穷。

诗意:

诗词开篇就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宜人而宁静的夜晚。在偏远的野外,夕阳的余辉已经将大地染上了金黄色。东海平原的春天已经渐渐消逝,但春天的气息仍然弥漫在这个地方。江水波光粼粼,映照着夜空中的明月,月光在江面上摇曳起舞。在微风的吹拂下,散发着淡淡香气的菱草带领着小船穿梭于江湖之间,船上有人唱着快乐的歌曲,歌声随着风儿荡漾开来,丰富了整个夜晚的氛围。当夜晚渐渐过去,曙光逐渐洒落在池塘之上,映照出五彩斑斓的景象。潭中的花朵绽放出绚烂多彩的光芒,仿佛在镜子中映照着美丽的画面。这里的美景如此丰富多彩,让人难以尽览其全貌。

赏析:

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渲染氛围,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想象中的美丽世界。诗词以大自然的韵律和景象为主线,展示了丰富多彩且富有生命力的自然风光。夕阳余晖铺洒在野外,映照出金黄色的大地,温柔而宁静。春天的气息还未完全散去,带给人们宜人的感觉。江水如镜面,尽情地摇曳着夜空中的明月,展示着大自然的美丽。菱草随风摇曳散发香气,温柔地引领着小船前行,船上的人们欢快地唱歌,歌声随风飘荡。晨曦中,池塘上映照出五彩斑斓的景象,花朵迎着光芒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诗词以自然景观和渲染氛围为主要手法,通过描绘和展示自然的美丽和景象,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美好、宁静和欢乐的氛围。整首诗词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动景象,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营造出生活美好和心灵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宁静、欢乐和美的力量。

  • 《秋夜宿淮口》

    露白草犹青,淮舟倚岸停。风帆几处客,天地两河星。树静禽眠草,沙寒鹿过汀。明朝谁结伴,直去泛沧溟。

  • 《清都行》

    积两初收晓寒重,野人忽作清都梦。宫墙柳色绿如染,仰视修门岌飞动。元章久已葬岷山,安得翩翩并驰鞚?春光如昔交旧少,肺肝欲写谁堪共?颇闻天阍有疑事,通明殿下方佥议。约君切勿负初心,天上人间均一是。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巨石亭亭缺齧多,县知千古也消磨。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 《发岳市三首》

    明仲竄蛮烟,钦夫弃盛年。空令后死者,有泪滴遗编。

  • 《杂曲》

    倾城得意已无俦。洞房连阁未消愁。宫中本造鸳鸯殿。为谁新起凤凰楼。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念情无歇。舞衫回袖胜春风。歌扇当窗似秋月。碧玉宫妓自翩妍。绛树新声最可怜。张星旧在天河上。从来张姓本连天。二八年时不忧度。旁边得宠谁相妬。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

  • 《秋雁》

    随阳来朔漠,刷羽泛潇湘。只恐音书断,宁辞道路长。塞云迷远阵,江月引疏行。到处多矰缴,休言足稻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