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薜登天朝,去师偶时哲。
岂惟山中人,兼负松上月。
宿昔同游止,致身云霞末。
开轩临颍阳,卧视飞鸟没。
好依盘石饭,屡对瀑泉渴。
理齐小狎隐,道胜宁外物。
舍弟官崇高,宗兄此削发。
荆扉但洒扫,乘闲当过歇。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歷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瘖,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赋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復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祕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勅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者流,时论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璠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今编诗四卷。
中文译文:
别离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给舍弟缙,登临薜草,进入天朝,与师兄分别时,感叹他的聪明才智。岂止山中人能像他一样,还能够领略到在松树上的月光。曾经一起旅行和停留,奋身融入云霞的尽头。在开放的窗前远眺颍阳河,躺下来看飞鸟一下子消失在云中。喜欢靠着崖石进餐,而且经常饮渴时对着瀑布泉水。坚持修身齐俭和避世隐居,认为修道比任何世俗之物更为重要。舍弟的官位高升,而宗兄这时却削发出家。简单地清扫着芒草的家门,乘闲时经过这里休息一下。
诗意:
这首诗是王维给山中的好友温古上人送行的作品。诗中,王维表达了对温古上人聪明才智的赞叹,并对他们曾一起在江南山水中游历、修道的时光心生感慨。诗人借此赞颂和告别,表达了对友谊、自然和修道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宗兄出家的思考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写了王维和温古上人的离别以及对友谊、自然和修道生活的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简练而精准,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与人的互动,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王维以写景抒怀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宏阔,并引发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整首诗以山中和修道为背景,体现了王维的诗人精神和哲学触觉。
癃疲安问起沉痾,天柱摧倾唤奈何。远去曾逢龙种泣,德衰犹接凤兮歌。典坟堆案元精合,海水添潮老泪多。稍欲从公恭睡味,一毡番市恋盘阿。
不忍骤开还骤落,殷勤含蕊待君来。
莺老花残,春事已过。明眼衲僧,多是蹉过。楝花信风,不肯放过。万户千门,一时俱过。筑著磕著,是谁之过。转换不得,也要验过。
别袂无多日,愁肠已屡回。未便新舍稳,先喜故人来。忧国空千虑,忘怀但一杯。相看情意好,归辔不须催。
妙手何人为写真。只难传处是精神。一枝占断洛城春。暮雨不堪巫峡梦,西风莫障瘐公尘。扁舟湖海要诗人。
一身兼抱百忧虞,忽忽如狂久废书。畴昔心期俱丧勇,此来腰疾更悉虚。久闻阳羡安家好,自度渊明与世疏。亦有未归沟壑日,会应相近置田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