萼绿华身,小桃花扇,安石榴裙。
子野闻歌,周郎顾曲,曾恼夫君。
悠悠羁旅愁人。
似飘零、青天断云。
何处销魂,初三夜月,第四桥春。
罗椅(一二○四~?),字子远,号涧谷,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四十三(《宝祐四年登科录》卷二)。爲信阳州学教授,景定间知信丰县(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七)。累迁提辖货榷院。度宗朝见国事尽属贾似道,遂弃官去。有《涧上委稿》,已佚。后人辑爲《涧谷遗集》。事见本集卷末附元罗洪先《族祖榷院府君传》,《宋元学案》卷八三有传。 罗椅诗,以民国罗嘉瑞刊四卷本爲底本。校以《豫章丛书·吉州二义集》所收本(简称豫章本)等,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柳梢青》
萼绿华身,小桃花扇,安石榴裙。
子野闻歌,周郎顾曲,曾恼夫君。
悠悠羁旅愁人。
似飘零、青天断云。
何处销魂,初三夜月,第四桥春。
中文译文:
柳枝嫩绿,花朵如萼,桃花小扇,染上了石榴裙。
孤身在野外,听到歌声,想起周郎的音乐,曾经惹怒了我的丈夫。
长久的旅途让人愁苦。
心情像飘零的云在蓝天中消散。
在哪里才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初三的夜月下,第四座桥头的春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寂寞和迷失的心境。诗人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感受,通过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旅途中的孤寂、思乡之情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以柳枝嫩绿、花朵如萼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枝的嫩绿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而小桃花扇则象征着温暖的春风。榴裙的意象暗示了女子的美丽和吸引力。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诗人的经历和内心感受。诗人感叹自身在旅途中的孤独和迷失,听到歌声想起周郎的音乐,却也因此事惹怒了丈夫。这些描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内心困扰和羁旅之苦,还抒发了对爱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换了一种意境,以夜月和桥头的春天来表达对心灵慰藉的寻求。初三夜月下的景象寥寥无几,第四座桥头的春天也为数不多,这暗示了诗人在流浪中的孤独与无奈。同时,这两句也勾勒出诗人对于心灵净土的渴望与寻找。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关系,表达了对旅途中的孤独、思乡和对内心归宿的追寻。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寺占灵峰更近州,喧阗驺从锦缠头。歌锺乍奏晴雷殷,戈甲急趋春水流。几处醉眠方枕藉,一城谣俗重嬉游。贤侯惠意民知否,几刻严堙为尔留。
秋崖劲笔敌黄陈,贽卷当年许望尘。十载江湖春雁断,万山烟雨石羊新。余生敢忘尊前话,先正曾同席上宾。今日相逢两家子,可无努力继前人。
子云世所贱,既死名乃传。至今读其书,共言以为贤。必待成丘垅,何如用当年。贵耳不重目,斯人真可怜。
四壁旧贫宁畏盗,一枝虽小易容巢。
月色上窗纱,移来竹影斜。夜深人已寂,更转鼓频挝。杜宇惊幽梦,银釭坠细花。一时浑不记,身在羽人家。